江苏金融 百年回眸|金融集聚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2021/12/20 09:53  

  江苏金融改革发展的一个佐证是各地迅速崛起的金融集聚区。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金融机构集中到一起营业,再到如今政府引导下金融服务细分行业的空间集聚,金融集聚区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05年南京正式启动了河西金融集聚区建设,重点引入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尤其是金融机构的总部或地区性总部,建立和完善与CBD功能相适应的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体系,到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首次超过房地产业,成为集聚区所在地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2012年11月16日,淮安市出台了《关于促进金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淮安金融集聚区建设,为金融机构提供集中办公场所,吸引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各类金融要素集聚。2013年,淮安水渡口开始建立金融集聚区,目的是通过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效率实施,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要素向淮安集聚,进而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金融改革的政策出台节奏明显加快,无论是贷款利率下限松绑,还是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加速,或是各种金融创新品种的次第推出等,都预示着金融改革已步入深水区。

  2015年设立的我国第十三个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打造了扬子江新金融示范区,以金融科技、金融服务为主,已经吸引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工商银行地区数据中心、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瑞银科技、荣泽信息等多家金融科技企业入驻。

  2016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14个部委联合下发《江苏省泰州市建设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泰州由此成为全国首个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之所以选择泰州作为试点,用当时人行泰州中心支行行长谢宁的话说,泰州“地理位置适中、经济水平适中、社会发展平稳”,探索出来的经验具备“普遍性”,有利于全国推广。

  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金融既要“雪中送炭”又要“添砖加瓦”。“泰州金改的成效,最终是体现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高质量上。”泰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现任党组书记、局长韩潮说,截至今年9月末,泰州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948.4亿元,制造业新增贷款占比达15.8%,居全省第4位;绿色贷款余额595.37亿元,是改革前的3.9倍;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98亿元,较改革前增长48.3%;境内外上市企业由10家增加至22家。资金导流不仅为发展“输血”,也能更好培育“造血”能力。在金融的有力支撑下,今年前三季度,泰州GDP增长11.9%,居全省第2位。

  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建设国际新金融中心协同承载区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驱动,助力南京打造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到2025年,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增长至15%,金融业增加值占南京市比重大幅提升;集聚金融资本10000亿元,基金认缴规模达10000亿元,各类持牌机构200家。

  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认为,江苏应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南京和苏州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区。

  从金融大省迈向金融强省,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江苏“十四五”规划描绘了金融改革的新蓝图,努力实现金融服务支撑强、金融协调发展好、金融改革势能足、金融生态环境优的目标,金融集聚区将发挥出更为显著的作用,为江苏实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贡献金融力量。

  杜立明 张婷婷 万立新 整理

标签: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