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圣诞产品出海的“冰与火之歌”
2022/07/31 20:58  新华报业网  

  距离圣诞尚有五个月,国内圣诞产品制造商的外贸订单却已到了收尾阶段。每年5月—8月,是圣诞用品出口旺季,一艘艘满载圣诞产品的货轮,从国内各大港口出航,发往世界各地。

  然而,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不少挺过来的圣诞产品外贸企业喜忧参半,喜于订单量还足以支撑经营,忧虑也很显而易见——未来的生意将何去何从?

  疫情之下,销售量逆势增长

  “最近实在太忙了,我马上还要去生产车间盯一下进度,确保按时交货。”7月28日下午,扬州美瑞华工艺礼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谢中华在回电时,疲惫的语气中难掩喜悦之情。

  这家全扬州最大的圣诞工艺品生产企业,自1995年成立之初就专注于圣诞产品的制造与出口。圣诞袜、圣诞帽、圣诞老人、驯鹿、拐杖糖,美瑞华上千种新颖的产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几乎覆盖了市面上能看到的所有圣诞节玻璃饰品和纺织品。

  同时,公司也采用了一种极有“远见”的经营模式——两头在外、生产在内,即设计和销售端放在美国总部,生产端放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也让公司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和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幸运地“躲过一劫”。“美国总部直接对接客户下订单,由我们扬州公司生产、发货,公司连广交会都不参加,订单不愁。”谢中华列出了一组数据:今年1-7月的生产、销售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1-7月生产的产品70%已经发给国外客户。近两年玻璃制品销售量涨幅在8%左右,纺织品销售量涨幅达15%。

  美瑞华公司所在的扬州宝应县小官庄镇,被誉为“玻璃圣诞工艺礼品之乡”,更是国外圣诞用品商人口中的“东方圣诞小镇”,扬州作为全省重要圣诞订单出口地更扮演着“晴雨表”角色。扬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今,扬州地区出口圣诞用品1.37亿元、432批次,同比分别增长98.14%、75.61%。

  圣诞订单的“回春”为外贸企业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一张薄薄的节日卡片,产出2个多亿的年销售额,太仓市星光印刷(苏州)有限公司把贺卡做成一门“大生意”。“在欧美国家,每个城市和乡镇,大街小巷必不可少的就是贺卡店。这些店通常规模都挺大,还会按照送贺卡的场合和祝福分门别类。”公司总经理尤利生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出口产能需求,近年来公司持续扩大自动化规模,打造了一批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智能工业机器人,贺卡车间从原先400余人减少到200人左右。

  “因贺卡订单量大、款数多、工序及配件多,公司自主研发一系列自动上料设备,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机器换人、无人工厂的模式运作,不断完善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尤利生说,为满足市场的高端需求,公司还购置多台先进生产设备,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个先进印刷单元为客户服务。

  困境叠加,或让企业“有生意没利润”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圣诞饰品行业摸爬滚打了15年,宝应艺博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彩贵不禁慨叹,“这两年的圣诞外销市场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成立最初,我们公司基本都是通过外贸中介,从国际连锁大品牌拿订单,说到底就是贴牌加工。但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当然就没法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利润也很低。”黄彩贵告诉记者,2014年,一位国外客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他下了一笔10万美金的订单,自此公司开始走上自主接单出口之路,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数字化出海服务平台,与更多外国客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但今年,订单下滑40%,往年都是9月初交货,今年7月底就已经生产完成了,这让黄彩贵和身边不少企业主直呼“赚不到钱了”。

  “不赚钱”背后,首先是运力的紧张与运价的高企,很可能让企业面临“有生意但没有利润”的尴尬境地。“圣诞用品不同于其他外贸商品,占地面积大、附加值低,因此最佳物流方式是海运,走集装箱。”黄彩贵解释,由于受疫情影响,海运效率越低,箱子、舱位越供不应求,海运运费越高,而这些运费最后会通过产品单价显现,影响订单数量。“近三年我们集装箱运费上涨了2倍左右,美国客户的海运费用增长幅度更大,上涨了5倍左右,直接导致公司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涨。”谢中华如是说。

  扬州礼瀚工艺礼品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朱子玉也有着同样的感受。“疫情前我们60%订单从扬州港出货,价格较低廉、出货也方便,但因为疫情,这两年在扬州港基本订不到船,所以只能转运上海港、青岛港,不仅费用高涨,还需要办理通行证等一系列手续。”

  与此同时,近几年外国客户的圣诞订单也逐渐“吝啬”起来。“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来自美国的订单量稍微有所下降,但好在欧洲的订单量是在不断增加的,亚洲这边日本的订单量则基本保持不变。”朱子玉说,由于物流、原材料涨价等现实因素,公司不得不提高报价,一小部分订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之前一个美国客户和我开玩笑说,现在采购是能够在东南亚买,就在东南亚买,除非买不到。”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这话有一些夸张,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市场的悄然变化。“过去我们线下拿订单主要通过广交会等传统模式,主要是因为外商更偏好亲眼看到产品,但这几年疫情之下广交会停办,这也让我们与外商线下沟通交通的机会变少了,订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该业内人士表示。

  降本增品,告别“一闲半年”的尴尬

  事实上,圣诞产品的季节性很强,企业一年实际只生产6到9个月,其余时间都在等待来年订单,或更新款式、打版出样,“一闲半年”是行业常态。没有一年到头的稳定用工,生产情况依据订单而调整,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可知的用工缺口,而对于需要很多手工、纺织工人的圣诞订单生产来说,眼下愿意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人正在减少,想要招人只能提高待遇。在一家位于宝应的圣诞产品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流水线上的清一色都是年纪偏大的女工。

  “即便当地人工成本仍在逐年上升,但目前我们没有想过把厂搬走,而是把工人给搬过来。”朱子玉介绍,现在公司有大批员工来自河南、河北、湖南等相比于江苏欠发达的地区,会专门从这些地区应聘工人,再派车把他们接来,还包吃包住。“目前的这种用工状态还是比较顺利的,相比本地人,来自这些地区的工人薪资会相对低一些,这样有效降低了一定的人力成本。”

  仅靠圣诞产品,已不足以在这场外贸盛筵分一杯羹,因时而变、更多样化的用品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近几年,我们创新增加了户外花园系列产品,如喂食器、喂水器,去年该系列销售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占公司年销售量的四分之一,预计未来3-5年相关产品的行情还会蒸蒸日上。”谢中华说。

  尝试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层面,还有标准化市场格局的建立。“为了推进印刷标准化,星光华东基地成立全国第一家包装印刷标准化试验与推广基地。”尤利生表示,基地的建立不仅是全新的探索,它更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创包装印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工作新格局的新尝试。

  全镇有100多家生产圣诞产品企业、从业人员过万,圣诞产品生产及出口占全镇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小官庄镇也正助力企业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出台《关于推动玻璃产业加快发展扶持意见》。“一方面,我们推动现有产业前延后伸,延长产业链条,强化文化创意,加快新品研发,推动产品向中高端发展;另一方面,增强玻璃产业发展的宽度,向中硼硅领域拓展,加大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医用玻璃等项目招引力度。”小官庄镇经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镇正投资4亿元,新建占地200亩的玻璃产业园和玻璃展示馆,放大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吸引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 田墨池 实习生 贺奕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