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助力乡村振兴,江苏​规划师共绘发展新蓝图
2022/10/20 22:07  交汇点新闻  

  近日,江苏首家地区责任规划师工作站“常熟市地区责任规划师工作站”在常熟揭牌成立。地区责任规划师可为地方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零距离”的技术服务保障,打通规划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的创新工作模式。

  据了解,首批12个地区责任规划师工作站将陆续挂牌,范围覆盖苏州、南通、盐城、宿迁等区县。事实上,早在2020年9月,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就发出“规划师下乡”倡议,目前已有近千名规划师活跃在江苏各地规划一线,为全省各地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共缔造,规划师扎根乡土擘画蓝图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走进邳州市议堂镇议堂村,一栋栋独家小院依河而建布局整齐,房前屋后花木环绕,宛如水墨画般赏心悦目。从传统横平竖直的村落布局到错落有致美观实用的新农房改善,这离不开当地规划师们的精心设计,让旧的村落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为地区规划师想要做好乡村规划,首先要走进村里挨家挨户调研,切身体验村民生活,再熟悉了当地风土人情之后才能再构思设计规划。”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规院三所所长张培刚表示,“在这批农房设计项目编制过程中,我们不仅需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还要准确把握苏北各地乡村的差异性体现地域特点,满足现代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回忆起刚进议堂村的情形,留在张培刚脑海里的最深的印象,便是这里形大量横平竖直布局和落后的房屋,整体呈现为矩阵形式的“排兵营”,村里环境和空间利用状况都不尽如人意。为改善这种状况,张培刚便带领团队对于村里各个建筑进行更灵活的规划设计,以达到错落有致而又实用的效果。“然而这样规划后会出现后排农房大门朝向前排农房墙角的情况,没想到这在村民眼里不符合当地风土人情。”张培刚说。

  如何让规划设计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这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绕不开的难题。“于是我们建立村民意见收集、工作方案宣推、市级部门协调等多个对话交流平台,本着共同缔造的理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完善村庄的方案设计。”张培刚介绍,最后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运用带状景观对村庄进行分割,确定了“大分散、小集中、多组团、环境美”的农房空间布局模式,“既赢得了村民的赞许,又避免了呆板的整体格局”。

  除了地区责任规划师工作站,规划师下乡工作站的规划师们也在走进田间,为乡村发展绘蓝图。作为全省首个规划师下乡工作站的成员,青年党员规划师周海告诉记者,自己的工作可是丰富多彩,除了要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下乡”服务;还包括不定期为地方提供规划咨询服务、地方农房建设技术指导等;“此外,我们还开展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解读和专业技术讲座,为地方乡村振兴答疑解惑。”

  “目前,丰县工作站已经形成了以‘党务、业务、服务’三务一体的规划师下乡服务模式。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我们工作站的服务范围也逐步由点至面辐射周边,为丰县乡村振兴与城乡规划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周海自豪地说道。

  拓思维,“懂规划”更要“懂文化”

  乡村不仅是一个生存空间,也承载着独特的乡土文化与生活理念,而如何实现乡村文化空间的升级,将乡村文化的显性表达和隐性传承合二为一,构建具有品赏价值的乡村空间并留住“乡情”,无一不考验着江苏广大规划师的智慧。

  今年2月,常州市武进规划勘测设计院副院长臧磊所在的规划师下乡团队,收到了一封来自武进牛塘镇卢西羊家村村民羊国文老先生的来信。古港、古渡、古街、古校……在信中,羊老先生对村里的“地标”如数家珍,并恳切希望规划师们进一步挖掘村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羊家乡村旅游特色村”。

  “收到信件后,我们团队立马赶往实地勘察村庄现状风貌,对羊家村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提出建议。虽然后续由于村里涉及到铁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推进改造,但老一辈的乡土情怀,让我们规划师团队感触很深。”臧磊说。

  在省规划设计集团城乡院公司规划一所所长葛大永看来,相比于“懂规划”,乡村规划师更要“懂文化”,在田间地头的细节中透视村民的生活状态与实际需求。“乡村不同于城市,在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治理体系等方面差异巨大,而规划师从学校获取的理论知识,更多偏向于城市。因此一旦远离乡村,规划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葛大永认为,做乡村规划,第一件事就是要到乡村去。

  两年前,葛大永团队第一次踏上徐州丰县大沙河镇宗集村,这里正如“大沙河”这个名字一样:风貌差、裸土多、漫天飞沙,在此之前,这个曾经的经济薄弱村从没做过规划。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布局焕然一新……以自然禀赋、特色产业、文化资源为基底,规划师们为大沙河镇规划起一条生态旅游环线,把最具发展潜力的空间资源要素集中整合,形成农旅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去年宗集村被评为徐州市乡村旅游重点村。

  一张张蓝图变成乡村美景,“陪伴式规划”至关重要。“相比于城市规划,乡村规划更关注产业振兴、农民实际需求和规划的综合性,只有全过程跟踪,才能直击乡村发展痛点、保留乡村文化本色。”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分院院长张川告诉记者,近期团队正为南京江宁湖熟水乡聚落做规划,就将目光放在了独特的“湖熟文化”上。“规划通过梳理区域水—田—村共生的田园水乡肌理,并根据特色肌理提出相适配的‘三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彰显湖熟水乡特色魅力。”

  激活力,规划之路“不易走”

  “截至目前,地区责任规划师为各地市提供各类建言献策类报告共30余篇,数十名地区责任规划师成为城市主要领导、规划主管部门的专家智囊。”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伟同时表示,“针对上一年工作中出现的地区责任规划师技术专业单一,难以满足地方集成服务需求等问题,2022年集团整合资源发挥集团综合专业技术优势,与地方构建更紧密的服务载体,加大地区责任规划师工作推进力度,为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观察发现,从规划师自身来看,虽然不少乡村规划师为“科班出身”,擅长绘制“规划蓝图”,但对“乡土”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对规划落地实施中面临的各方面、各专业问题还存在一定的“本领恐慌”。“甚至有些规划师存在自身专业背景单一、对乡村振兴政策不熟悉等问题,出现‘懂规划设计的不懂施工、懂施工的不懂规划设计’等情况,导致对基层和农民的需求难以作出‘上通政策、下接地气’的针对性解决对策。”

  从社会层面来看,乡村规划师的收入缺乏稳定的来源(目前主要靠来自政府委托的规划编制经费),乡镇也很难招聘到能否长期扎根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导致目前乡村规划师主要以“城里人下乡服务”模式为主,可能不能难以做到深入了解掌握基层需求,影响了在地服务水平和效率。

  “下一步,建议政府层面要推动乡村规划师制度化建设,充实乡镇层面的规划建设人才队伍,鼓励本地规划设计院和规划师下沉本地开展乡村服务,形成一批熟悉本地本土的稳定规划人才。”该负责人表示,省市层面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培训指导,经常开展一些案例教学,让规划师能够在“田间地头”学到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掌握各专业的知识本领,培养一批乡村规划建设“多面手”。同时,乡村规划师自身也要加强在现场做规划设计方案的能力,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空间尺度、施工技法的了解,积极向当地工匠学习,真正实现在地化精雕细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晞 沈佳暄

  图:受访者提供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