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落火成功!“天问一号”背后有这些江苏科技力量
2021/05/15 22:12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5月15日上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鲜为人知的是,这趟火星探测之旅成功的背后,还有来自苏州科研团队的力量。“‘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可以称得上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直等到好消息传来以后,我忐忑的心才放下来一些。” 这趟火星探测之旅中,来自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乔东海教授,带领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起,参与了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电子学单元的研制和地面测试任务。

  “火星车上搭载了6种有效载荷,包括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表面磁场探测仪、气象测量仪,为完成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科学任务提供了保证。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将为深入了解火星表面的磁场分布、太阳磁场变化规律以及太阳磁爆等物理现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乔东海介绍说,火星磁场的探测是开展火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有理论认为,火星曾拥有和地球类似的磁场,然而随着火星内核中熔融的铁逐渐冷却,它的磁场也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失去了地磁场的火星暴露于太阳风和宇宙辐射下,并导致其失去了地表水和大气。因此,通过对火星磁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火星内部的结构和演化史,这对地球磁场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火星的磁场探测在过去一直处于远距离探测阶段,落地到火星表面开展“移动式”磁场探测尚属首次,因而在探测仪的研制上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对象,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火星的磁场相对地球磁场要微弱很多,再加上火星表面复杂的环境和多种不确定因素,也对磁场探测仪的研制以及探测精度、分辨率等参数标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陆以后,火星车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逐步适应,然后磁场探测仪开始工作。”

  “经过了7年的艰苦努力,一共有四届硕博研究生接力参与了这个项目的攻关研究。”乔东海说,他与学生多次在苏州、北京之间往返,与合作单位一起攻坚克难。面对一项项关键技术攻关和测试,尽管大家都曾遇到过困难,但大家都能做到坚持不放弃,慢慢排除错误,最终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任务。

  “一切顺利的话,大概一两天左右开始一系列科研探测工作。”乔东海说,后续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继续跟进,参与火星车落地后磁强计开机和科学数据处理工作,“为推动我国成为航天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应该做的事。”

  此外,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并送入预定轨道,这背后还有江苏企业的身影。位于苏州高新区的苏州东菱振动公司自主研制的50吨振动试验系统,为“火星探测器”提供了可靠性试验配套服务。苏州东菱振动装备研究院院长仝宁可介绍:“升空过程中要经受得住振动和冲击,就要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拓 张宣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