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社会 > 正文
走近“慈善之星”,“雷锋”就在身边
2023/03/04 23:21  新华报业网  

  3月5日既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江苏省志愿者日”。截至目前,江苏注册志愿者已达2335.2万人,他们常年活跃在慈善公益、社会治理、环境保护、重大赛事等各个领域,累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达15.5亿小时。他们大部分都是平凡人,却凝结着不平凡的大爱善行,汇聚成非常的力量,坚持着真善美的守望。

  感恩回报,传递“志愿火种”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将“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人口比例”指标纳入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江苏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200多家专业志愿服务组织,10.6万个志愿队伍,他们极富爱心和奉献精神,有组织、专业系统地为更美好的生活贡献志愿力量,“江苏慈善奖”获得者陈霞,就是其中一位。

  “我要把我受到的关爱传递下去,让生命更加灿烂!”这几天,陈霞十分忙碌,她正在和伙伴们筹备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文化艺术中心。未来,她想通过链接爱心画家资源,开展慈善义拍,筹集善款帮助更多血液病患者。

  今年43岁的陈霞,已在慈善公益和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奔走20年,她形容自己一直与“死神”赛跑,为全国血液病患者提供爱心服务。

  2000年,年仅19岁的陈霞身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幸运的是,她成为祖国大陆第一例接受中国台湾骨髓配对成功的病患,也是江苏省首例非血缘关系的异体移植患者。

  重生后的陈霞开启了回报社会的慈善之路,要把这份感动传递给更多人。2002年,大病初愈的陈霞和新闻媒体一起为徐州一位患病女孩筹款7万多元。2003年,身体羸弱的她在全国60多个城市的高校做“热爱生命,关爱生命”主题讲座,唤起大家对血液病患者的关注。

  坐落在苏州市姑苏区双塔街道的爱心厨房,就是这条路上最温暖的场所之一。“我患病期间,母亲变着法子做营养餐,这些画面深深刻在脑海里。”为此,“陈霞爱心营养厨房”启动,为血液病患者家属提供免费做饭场所。这间特殊的爱心厨房占地110平方米,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仅一河之隔。如今,爱心厨房平均每天接待20人次。每天的支出大概500元,这笔费用依靠社会各界人士捐赠支持。

  一个人点燃的“志愿火种”,可以照亮身边无数人,甚至感染一座城。2018年,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成立,并在全国各地建立爱心站43家。她创设的爱心TV为48位医护专家搭建医患沟通平台,759位病患家属参与线下互动,443万人观看线上直播。通过公募基金会合作网络筹款,他们为近百位患者筹集近700万元善款,缓解治疗经费压力。

  动人以行,传承志愿精神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将慈善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为了方便人们“日行一善”,“江苏志愿服务”移动端应用已嵌入江苏政务App,广大志愿者在手机上就可以进行志愿服务“打卡”。

  今年63岁的南京“慈善志愿者”郭庆云,通过参加无偿献血,表达自己坚定的志愿服务社会的信念。36年间,郭庆云献血100多次,献血量5万多毫升。帮助遗体器官捐献(志友)志愿者,是郭庆云的另一种服务社会的形式,至今已奉献志愿时长达800个小时。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职工田士华不仅自己做好事,还感召周围人一起加入“日行一善”的行列,并逐步发展成为“江苏省学雷锋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截至目前,他注册的“盐城世华爱心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已开展志愿服务535次,志愿者人数从当初的16人发展到近千人,志愿服务时长达4万多小时,他个人时长达1400多个小时。

  一次救火的见义勇为,成就了田士华的公益慈善之路。2014年3月20日,盐城市盐南新村一烧烤摊煤气罐突然起火,下班路过的田士华立即从一家饭店找来灭火器冲向火场,冒着生命危险将煤气罐转移至安全地带。他将获得的6000元见义勇为奖金,悉数捐给孤残儿童、困境学生和一名白血病患者。

  他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代驾,五年间接单3000多次,9万多元收入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在田士华看来,一次善举、一次捐款、一个善意的微笑,都是在传承雷锋精神,传承志愿奉献的精神。他也因此被授予第五届“江苏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

  像郭庆云、田士华一样,千万志愿者已加入到“江苏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据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系统已具备注册登记、活动发布、供需对接、服务记录等功能,实现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交换,为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开展、统计管理等提供桥梁纽带。

  聚沙成塔,汇聚爱的暖流

  今年的“学雷锋纪念日”,街坊邻居没有看到爱心理发师余在红的身影。原来,年前患病的余在红一直在家养病,心里却十分记挂自己的爱心理发室。

  在扬州,很多人都知道“5·19慈善一日捐”。这一天,60多岁的余在红都会骑着自行车,挎着旧背包,从布钱包里掏出一把包了几层的零钱,捐赠给扬州市慈善总会。她捐赠的钱也很特别,全是一张张小额纸钞。这是她从每笔理发费中抽出一块钱积攒起来的。

  余在红是一名个体理发师,2005年,全家四口还租住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生活过得十分拮据。无奈之下,她申请了低保,一家人因此渡过难关,女儿也顺利完成学业。2008年,余在红主动退出低保,并打定主意,从每一笔理发费中拿出1元钱作为善款,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像她一样遭遇困难的人。

  余在红至今还记得,十几年前第一笔善款是96块钱。虽然捐得不多,但她感到很有价值。接下来的几年里,她捐赠的善款大幅增长,512元、767元、830元、1455元……至今共计捐款7579元。余在红去年突然患病,医药费成为家庭不小的负担。扬州市慈善总会、邗江区慈善协会立即对这位爱心人士进行了帮扶。

  人人助我,我助人人,是当代志愿精神的核心内涵。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依法开展志愿服务日益摆上日程。《江苏省志愿服务条例》、《江苏省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实施细则》的出台,将实实在在地维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今年,

  我省还将推动出台江苏省志愿服务嘉许办法,通过社会公益资金,解决活跃志愿者的保险问题,以时长记录为单位,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嘉许制度。

  捧出一颗爱心,汇聚万千合力。省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构建现代慈善组织体系,创新现代慈善发展方式,需要放大“慈善之星”和道德模范的“溢出效应”,让人们在奉献中塑造自我价值,不断向上向善,引领现代慈善公益和志愿精神的新潮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悦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