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千问千寻大运河|胥河的开凿者, 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吗
2022/03/03 21:13  新华报业网  

  明正统六年(1441),一道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公告,被传达到溧水县广通镇广通坝(今南京高淳东坝)一带。公告措辞极为严厉:“有走泄水利,湮没苏、常田禾者,坝官吏皆斩,夫匠充军。”

  原来,那一年洪水泛滥冲毁广通坝,导致下游的苏州、常州地区受灾无收,租税无所出,巡抚南直隶、总督税粮的名臣周忱带领民伕重筑堤坝并发布了皇帝的旨意。

  数百里外的一座水坝,为何对苏常地区如此重要?这要从胥河的地理位置说起。史载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决意伐楚,为避江海风涛之险,由伍子胥主持凿通今高淳东坝附近三五里的山梁,贯通了一条30多公里长的运河,西经芜湖溯至长江,东经荆溪注入太湖,为纪念伍子胥,这条河被命名为胥河。后吴国经胥河攻打高淳地区,并焚毁楚国固城,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吴国联合蔡、唐两国,出胥河西向攻楚,五战五捷攻占郢都,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以报杀父兄之仇。有专家据此认为,胥河是中国第一条有历史记载的人工运河,比大名鼎鼎的邗沟还要早诞生20多年。

  胥河(图片选自《最美运河地标》)

  胥河东起南京高淳固城湖,西至常州溧阳朱家桥,沟通了长江和太湖,但因为地势西高东低,夏季胥河水位比太湖高出五六米,汛期东坝上游的水阳江、青弋江来水再汇入皖南山区的山洪,急流猛浪浩浩荡荡一路东下,泛滥于太湖流域。唐代以前,太湖流域没有充分开发,因此胥河带来的洪水未受重视,清代治水名臣靳辅就说:“江南之苏、松、常、镇……在唐汉之前,不过一泽国耳。”但是随着宋代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尤其是明代以后,江南的太湖地区成为国家财赋主要来源,朝廷必保之地,东坝就此成为守护太湖流域的水上重关,高淳有一首民谣:“宜兴溧阳,终久不长;东坝一倒,一片汪洋。”还有民谣说,“高淳东坝倒,北寺塔上漂稻草”,北寺塔在苏州,此话反映了高淳与太湖流域水位差之大。1931年发生全国性洪水,仅胥溪上下游的水位差就达到10米,落差超过三层楼。

  胥河上筑坝的历史始于唐代。大顺二年(891),宁国节度使杨行密占据宣州后,被淮南节度使孙儒围困长达5个月,杨的部将台濛在胥河中筑堰阻水,抬高水位,用小船运粮到宣州,为杨行密获胜立下大功。因胥河又称鲁河,这五道土坝被称为“鲁阳五堰”。

  对于胥河来说,是否筑坝是个两难选择:筑坝,高淳一带涝水难排,淹自己;不筑坝,洪水汹汹东奔太湖,淹苏常。随着江南财赋日益重要,朝廷的取舍可谓毫不犹豫。正德七年(1512),镇江府通判齐济周受命将广通坝加高三丈,自此固城湖、石臼湖、丹阳湖之水不复东流,太湖流域水患顿减,但东坝以西的高淳、溧水、宣城、当涂等县大批圩田沉没,仅高淳就有10万亩良田沦为泽国,占全县总田亩的20%。嘉靖三十五年(1556),又在坝东十里增筑下坝,两坝共同屏障“三吴”,在高淳造成了洪水逆向西流的景观——东坝以西,洪水暴涨后向西倒流入长江。高筑东坝使原来被称为“江南圣地”的高淳成为蓄洪之地,史料中常有“船达于市,鱼穿树梢”“溺毙甚众,尸散水滨”等记载。

  那么,伍子胥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吗?专家们的观点并不一致。伍子胥开胥河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水利专家、宜兴人单锷的所著《吴中水利书》,有人质疑,如果这是真的,为什么此事在北宋前的1000多年间不见诸《左传》《史记》等历代典籍?自民国时起,地质和水利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认为胥河并非自然河流,例如它的河底是碎石而非长江冲积的细砂、黏土,不像是长江通往太湖的自然河流;河道与地质断裂线方向不一致,让人很难相信这是顺着构造线发育的自然河流;在河底钻探的钻芯中,没有发现自然河流的沉积结构;更重要的是,胥河东坝一带有一条20多米高、5000米宽的冈阜,为太湖水系与水阳江水系的分水岭,如果没有胥河,两大水系根本就不会连通……目前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胥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是自然和人合力的结果,但它是否真的由伍子胥所开,则像阳光投射到水底的粼粼光影,亦真亦幻。

  胥河水患真正解决,要到新中国成立之后。1958年,为下游抗旱,东坝被拆除,坝底挖出了镇水的铁水牛和爬虾虫,同年开挖芜沪运河,500年广通坝自此消失。通过疏浚、航道整治、建设圩堤涵闸、兴修水库塘坝、完善引水提水设施,使得胥河成为生民利业的幸福河。

  今天,在高淳东坝,古老的胥河河道北侧是上世纪60年代开通的茅东引河,河上有一新一老两座水闸,建成于1960年的老闸由青石砌成,建造时采用古代水闸工艺,已被列为文物,2009年拆后重建的新闸实现了自动化管理,防洪标准达到了100年一遇。因为事关苏锡常防汛安全,每年汛期这里都是国家防指关注的重点。

  在古胥河南侧,新建的下坝船闸开开合合,千吨大船船来船往。这里是南京唯一的复线船闸,也是申芜运河的重要节点。新改造的申芜运河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二纵六横”中的干线航道,将流经安徽、江苏、上海的航道拉成一条直线,比原先绕道长江航行缩短了约100公里。

  2016年芜申远河全线通航,在断航589年之后,古老的胥河再次恢复航运功能。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它终于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运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本文编辑整理自江苏省大运河主题出版物《最美运河地标》)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