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文物会说话·西汉篇 | 鎏金铜犀牛:丝路开通,大汉文物始现外来奇珍异兽的形象
2022/08/01 14:07  新华报业网  

  开栏语:

  从战国的蟠螭纹铜镜到唐代的巩县窑青花瓷,从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到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从历史中走来,它们身披时代荣光,自带江苏文化意象,也是文明互鉴的桥梁。

  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中提出“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讲好江苏故事,推动文化走出去,江苏NOW国际传播中心6月成立时,与南京博物院、苏州昆剧院、江苏大剧院、中国淮扬菜博物馆等四家首批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基地签订宣传共建协议,江苏Now国际传播中心7月起与南博、苏昆联合推出《中西对话·看江苏》策划,包含《文物会说话》《昆曲留声机》,新华日报、对外华文媒体、海外社交平台、英文网、交汇点和JiangsuNow公众号等平台同步传播。

  《文物会说话》系列将带你一眼千年,看尽南京博物院馆藏的从战国到清代的具有中外交流色彩的文物。

  今天我们走进西汉篇。

  金贝带带具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文物介绍:

  每块带板宽13.3厘米、高6厘米、重达260多克,扣舌长3.3厘米。带板的正面以先铸后刻的方式装饰着虎熊撕咬驯鹿的场景。整副金带扣铸制精良,彰显出土汉代艺术品的浑厚与大气;所表现的动物形象遒劲有力,极具动感。该组带扣侧面皆有刻铭,分毫不差地记录着每一块带板的重量。考古发现时,在带板后续的腰带部分上面缀满着大小一致的天然海贝,贝质光泽与金质带头交相辉映,华贵而绚丽。

  专家点评:

  用椭圆形的海贝装饰腰带,常见于中国的战国到秦汉时期,因此这种腰带也称为“黄金贝饰带”。在汉代,这类海贝产自今天的南海及印度洋,是一种上层喜爱的高档饰品。汉帝国疆域内发现的贝带,带头质地有铜、银、金甚至玉质。贝带的带头上,多以马、鹿、熊、虎、鹰形象作为主要的装饰纹样,它们以相互搏斗、噬咬的动作呈现。众所周知,这种猛兽或猛禽搏斗的题材,是典型草原民族所喜爱的装饰风格。到战国和秦汉时期,这样的带具被华夏民族所喜爱和接受,装饰纹样中也开始融入龙、龟这样中国传统的神兽造型,从中展现出汉代文明兼容并蓄,改造革新的智慧创造力。

  ——南京博物院 研究馆员 左骏

  白玉龙佩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文物介绍:

  玉龙以白玉琢成,玉质温润,表面打磨出玻璃般的光泽。由于在陵墓中埋藏2000多年,龙身局部有沁斑。玉龙造型威猛刚劲,身体卷曲呈S形,张须露齿,双目圆睁,鬣毛向两边卷曲,前肢曲折,爪趾锐利,龙尾上卷并平削,通体饰蝌蚪状的涡纹,把龙潜深渊、蛰伏待时的意蕴表达得淋漓尽致。

  专家点评:

  白龙玉佩使用的材质是莹润的透闪石玉料,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史前时期,西北方的玉料已经作为瑰宝和商品向东方输送,形成了最古老交流通道之一——“玉石之路”。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汉帝国与西域开始了正式的官方交往,丝绸之路开通,大量优质的玉料源源不断进入中原,为促进汉代成为中国玉器的巅峰时代,提供了原料上的保障。

  ——南京博物院 研究馆员 左骏

  鎏金铜犀牛、大象、骆驼

  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墓出土

  文物介绍:

  它们出土于盱眙大云山汉墓。犀牛、大象、骆驼,饱满的肌肉,流畅的线条,浑朴壮实,稳健有力。它不仅身材“有料”,颜值更是不低,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十分灵动。

  专家点评:

  今天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在两千年前,它们需要跋山涉水远道而来。可以想象,当汉代人第一次与面对时,所流露出的惊讶表情。

  大象在中国古代分布甚广,直到商代,包括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在内的广大地区都还是大象的分布区域,秦汉之前的文献中对于大象也多有提及。而对这件犀牛进行形态学初步研究表明,应该是为亚洲犀牛苏门答腊种,当时它的故乡也并不在中国。双峰的骆驼原产自中亚,秦汉时期才逐步进入中原,这里被设计成器物的底座,显然汉代人已经清楚地了解到骆驼强大的负重能力。此后骆驼也成为东方和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经济交往的重要使者。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让这些东南亚、中亚的犀牛、骆驼等奇珍异兽进入了汉王朝,并成为汉代工匠倾心制作工艺品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展现出这一时期,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密切和繁荣。

  ——南京博物院 研究馆员 左骏

  策划:沈峥嵘

  统筹:付岩岩

  海报:李荣华(实习生)

  海媒:刘浏

  鸣谢:南京博物院、苏州昆剧院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