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紫金文化艺术节|在青春的跑道上“预演”梦想,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力飞扬
2022/11/24 09:48  新华报业网  

  一张张明媚的面庞,诉说着对梦想的渴望,也流露着求索的迷惘;充满青春活力的肢体,铿锵毅然的理想之音,在璀璨的舞台上飞扬。今秋,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如期而至,紫金文化艺术节的“大舞台”,再一次为年轻的他们“虚席以待”。

  于追溯中远眺

  未来之路在脚下清晰

  在追溯中远眺,倾听前人的跫音、蕴聚再出发的动力,这种“向前”与“向后”交织的节律与张力,成为今年“大戏展”剧目的重要特点。

  《聚宝门外》剧照

  话剧《聚宝门外》是开幕大戏,资深编剧毛贵民、导演刘慧萍携省戏校的学生,奉上了一部“南京版的《茶馆》”。百年前的南京聚宝门(即中华门)外,一幕幕被欺凌被侮辱的人间悲剧在此上演。“一开始,孩子们对那个年代和角色的认知是空白。”刘慧萍回忆起孩子们因戏成长的点滴,“准备戏服时,好多孩子跑来问我:老师你看我穿这个衣服好看吗?我反问:你是谁?徐明远吗?方狗子吗?一个旧时代的茶馆跑堂,能穿得这么好看吗?他们愣住了。”挑战难度最大的是饰演女主角桂花的小演员——她如何能理解并演绎那个年代底层人民的血泪控诉——“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刘慧萍找来一批反映旧中国百姓生活的影视剧给她反复看,“她最后终于‘喊’出来了,声泪俱下,这声呐喊喊出了对一整个时代的宣判。”

  演出结束后,大学生们合影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话剧社的《问脉千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追溯和“问脉”。该剧以两名博士对李时珍的寻访,和“医圣”穿越至今、晤面屠呦呦、见证中医药事业飞跃发展的奇幻情节,来清晰锚定今日中医药学子的使命。

  “每一次‘回到’李时珍,他严谨治学的态度、为四海之民生康健而献身的精神,都使我们获得力量。”饰演女博士的2019级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学生章芊芊说。《问脉千年》还提到了著名的“李约瑟之问”,这位曾于1958年到访南中医的生物化学和科学史家发出疑问——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产生于曾经有过辉煌科学技术成就的中国?南中医的学子们并没有回避这一时代之问。“‘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请中医药放心,不负重托!未来我们来!’借剧中人之口,医学生们道出了自己的志业。”

  《问脉千年》剧照

  方有志,家有谱,校有史。本届“大戏展”上,对本校校史的深入挖掘和创意讲述成为一大亮点。

  “小我”与“大我”如何取舍,树人奉献和小家安稳能否两全?南京师范大学带来的音乐短剧《芳华绽放》,让今日师范生与近百年前的著名教育家吴贻芳、魏特琳展开心灵对话。只听“吴先生”娓娓讲述南师校训中“厚生”二字的涵义:“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活着,还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满……”在对校史的回望和对未来抉择的预演中,学子们借音乐+戏剧的形式思索与自勉。

  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这一代在舞台上“独特自信”

  “忽听万岁将父斩,吓得宝钏心胆寒,急急忙忙上金殿,要斩我父为哪般?”今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梨杏飘香京剧社再度登台演出,2020级中医学专业李兹璇在《大登殿》中饰演王宝钏。虽台步、身段和专业演员尚有距离,但那婉转清丽的唱腔,倒颇有几分程派的味道。

  李兹璇

  高中时偶然听到京剧,觉得“很解压”,李兹璇自此成了票友。在大学社团里,她和师友走台步、跑圆场、练嗓子、学唱段,忙得不亦乐乎。“这次备战‘大戏展’,时间紧张,演员又多,18名同学须配合得严丝合缝,是一难;王宝钏在金殿上面对不同情境有不同的情感,解救父亲是一个侧面,斩杀魏虎是另一个侧面,又是一难;最难的是身段,王宝钏登殿时穿蟒袍、端玉带,这道具平时我们哪有啊,只好找学姐借了来练。”李兹璇笑道。难虽难,她却觉得很值!“我喜欢王宝钏的执著、坚守,我把我理解的、学到的王宝钏都表现出来了!”

  李兹璇

  一出有模有样的《大登殿》,印证了传统戏剧的传承之根在校园。江苏师范大学的原创舞剧《人民就是江山》,则以现代语汇擦亮了543万淮海战役支前民工的漫漶身影。

  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在舞台表现上如何推陈出新?《人民就是江山》以新婚之喜为悲剧伏笔,以个体牺牲预示伟大胜利,以“人民”的群体塑像支撑起“江山”的屹立。趁着排演的机会,饰演通讯员的2019级舞蹈编导专业学生袁德高,向学院老师、该剧编剧兼总导演曹海滨“偷师”——“耳熟能详的支前故事还能这么演啊!”他看到,舞台的焦点在个体与集体之间来回切换,细腻的个体境遇表达使“他”被镌记;舞台调度虚实相应,结尾处,近景的“我们”凝望远景的“他们”,空间层次重叠而丰富;现代艺术手法的创意运用更是极富启迪:一群身着喜服的新娘,与仅存衣冠的亡夫悲怆地缠绵共舞,张力值一下子拉满!

  《人民就是江山》剧照

  江苏大剧院摄影师屠景清见证着校园戏剧的日益成熟。这一次,南京传媒学院南传2021级表演系的孩子竟把学生作业搬上了大舞台。短剧《歌谣》是表演系学生吴昊对上一辈童年的致敬与回望:河南的一座军属大院里,爷爷和三个孩子彼此守望、吵吵闹闹,少年们在笑与泪中,一点一滴,找寻到成长的正确方向……在趋于白热化的同台竞演中,《歌谣》以独特自信的“生活流”别开生面。

  《歌谣》剧照

  “学会观察生活,从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中感悟到生活固有的能量,在生活本身的逻辑之上添加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这是我们在学期课程中对学生提出的期望。《歌谣》正是他们对自身生活的开掘。”南传表演系教师于声瑞为孩子们的成绩感到欣慰。主创吴昊也透过《歌谣》寄寓着他的表达,即对淳朴人性的致敬,对生活这曲“歌谣”的理解——它有澎湃激越的高潮,但更多是朴素和缓的行吟与浅斟低唱。

  戏剧也是“课堂”

  思索“我是谁,将去往何方”

  大学生戏剧,一头连接着美育,一头连接着思政“课堂”。本届“大戏展”期间,有观众如此点评:大学生们以青春之头脑、青春之四肢演绎青春之中国,又带着舞台上的美和力量回到现实生活和学业中。不同于实习或打工,戏剧表演是青年学子对别样生活的主动体验和融入,这对培养向善向美的健全人格、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有着深沉的“化育”力量。

  “我不知道我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一本关于瞿秋白的书……那时候,信仰对人们来说,竟是如此重要吗?”南京艺术学院的短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以当代学子热忱求索的目光,注视着瞿秋白临刑前的最后时光。

  资料图片

  瞿先生为什么在就义前要了二两黄酒、一碟豆腐?饰演瞿秋白的南艺2019级表演专业学生李博闻,从这个细节里悟出了英雄的伟大。“可见瞿先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有妻子、有孩子,有他所珍爱的一切在这人世间,他不是因为厌恶生活才决意赴死,而是对他来说‘所欲有甚于生者’……”

  有时,生动的楷模不在远处,就在身边。南京体育学院的音乐剧《钟山之巅》,以“南体”校史折射古老大国从体育弱国向体育强国的跃迁之路。11月21日演出当天,南京体育学院体操学院副院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蹦床冠军陆春龙亲自客串。台下,欢呼、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钟山之巅》剧照

  “那些年,我经常训练到队友早已走光,场馆里仅剩下一两盏灯和清洁阿姨,那时,无人倾诉的孤独和不知未来在何方的迷茫,常常淹没了我。拿了奥运冠军后,我一度消沉迷茫,后来有一天决心振作:穿上减肥服训练,每20分钟拉开拉链‘倒’一次汗水,一个月内回到标准体重,想想就觉得疯狂。我还是没能再续辉煌,但这个过程本身,我觉得就是体育精神。”陆春龙告诉孩子们,体育精神有它的“上限”,即对卓越的追求、对人类极限的超越;也有更具普遍意义的“下限”,即咬牙坚持,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努力了或许仍无法抵达梦想的高度,但请相信,你一定会比今天走得更好更远。”

  在“大戏展”的舞台上,一拨拨学子青蓝相续,借戏剧来严肃思考,为“不确定”的未来增添“确定性”。

  “这是大学生自己的戏剧盛会,是青春和戏剧的拥抱,是青年与时代、民族和人民的相向而行,是激情和梦想的绽放飞扬。”本届“大戏展”评委组组长、省戏剧文学创作院副院长袁缨热情评价说。在她看来,本届参展作品题材更加丰富多元、主题与艺术的融合更加圆熟巧妙、作品的完成度也更高。“真欣慰,能看到大学生自己演的剧目,我仿佛触碰到他们澎湃的心跳,他们的呼吸和体温,也看到了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古今的思考和表达。跃跃欲试、即将接过接力棒的他们,是戏剧的希望所在,也决定着民族未来的模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姚依依 图片均由演出方提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