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2023青年加油④|杨宽: “民宿梦”带动三万村民就业
2023/01/06 13:13  新华日报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人: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本期《人文周刊·记录》聚焦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代表,听他们畅想他们的2023——心怀美好向往,脚踏实地奋斗,奋斗青春,无问西东。

  在江南乡村宜兴张渚镇金家村,有一家隐于竹林山涧的诗意民宿——龙隐江南,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1994年出生的杨宽,正是这间民宿的创办者。自2016年大学毕业回乡创业以来,杨宽“从零开始”建特色民宿,并逐步把这家民宿打造成为宜兴乡村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而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民宿的经营给当地村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5年,正在读大三的杨宽回家乡做毕业设计,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宜兴的农村老房普遍存在利用率不足、闲置率高的问题,留守的村民主要靠着地里种的土特产生活,收入结构单一。“激活这些‘沉睡的资源’,同时带动村民致富,或许大有文章可做!”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杨宽心里萌生,南京大学毕业后,杨宽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了家乡宜兴。

  “原本院里都长草的村屋,还能租出去拿钱?我们当时都觉得这个小伙子出去读了几年书,有点读傻了。”杨宽创业之初,当地村民大多持怀疑态度,而从事餐饮行业20多年的杨宽父母,因深知创业艰辛,也反对儿子从事民宿行业。

  凭着敢尝试、不服输的闯劲,怀着改变乡村、与乡亲们一同富裕的理想,杨宽通过努力逐渐让大家改变了看法。学新闻传媒专业的他没有做民宿的经验,就自己找实习,在酒店磨炼了半年多的时间;为了学习行业典范,杨宽几乎跑遍了国内发展成熟的民宿项目,笔记记得满满当当;他还报读了上海交通大学民宿EMBA班,汲取先进理论知识。为了依法依规取得农村闲置老房、宅基地的经营权,杨宽深入研究相关政策,按照“三权分置”的思路,开拓性地走出了“先由当地镇政府、村委会与村民签协议,再与镇政府、村委会签协议”的新模式。

  打造龙隐江南民宿,杨宽共租用了金家村14户村民的闲置农宅,给村民带去每年每套3万至6万元的租金,并对村民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在民宿上班,增加收入。年近七十的卞菊仙就是其中一位,原先,卞菊仙只能靠在家耕种谋生,收入微薄,如今她成为了龙隐江南一名有稳定工资收入的员工,家里房子还有租金收。

  “我是从山里走出来的,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位乡亲,我都有着特殊的情感。”目前,杨宽4个民宿项目200多人运营团队中,当地村民超130人;餐饮用的食材,他也尽量采购附近村民自留地上种植的有机蔬菜,并与周边的家庭农场开展深度合作。在杨宽的努力下,不仅有越来越多留守乡村的中老年人“发挥余热”,有了额外收入,年轻人也纷纷加入进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青春之力。

  5年多来,杨宽创立的龙隐品牌,已经成长为拥有1300多名员工的酒店集团,还成立了土特产销售平台,成功带动周边3万余名村民从事相关工作。

  杨宽还加入了宜兴乡村振兴青年联盟,与诸多志同道合的“新农人”跨界合作,将茶叶、紫砂、青瓷等宜兴元素融入民宿布局,为民宿经营带来了更多附加值。

  疫情防控期间,杨宽一方面主动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比如提供外卖团餐服务,开发线上小程序销售宜兴土特产,以及尝试直播带货、团购等新推广;另一方面带领团队修炼内功,加强培训管理,探索品牌输出,谋求长远发展。

  “每一年都是特别的,希望下一年都是更好的!”这是杨宽2023新年第一天发的微信朋友圈。如今,杨宽跨界追梦越做越红火,对于多元发展,拉动经济,惠及村民,他有着无限憧憬。“我有责任,也有信心带领这些可爱的父老乡亲继续探索,继续前进,共同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杨宽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魏琳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