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泥人”爷爷带你回首60年间的温情记忆
2022/04/27 17:16  

  放鞭炮、 滚铁环、跳皮筋、划旱船……眼前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人,个个憨态可掬,满满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温暖回忆。4月26日上午,“泥塑人世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藏南京泥人专题展”在该馆临展厅开展。这些南京泥人的作者黄建强老师已年近八旬,捏塑了60年的“泥娃娃”。

  此次展览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承办。展览选取馆藏南京泥人经典藏品88件(套),体现了浓郁的南京本土文化精髓和特色。展览分为童趣盎然、戏曲大观、文学名著人物形象、抗疫先锋等11个单元,涵盖动物、人物、脸谱、器物、红色样板戏、抗疫等多个种类。泥塑作品中不乏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的相关人物,既有《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司马懿,《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林冲,也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等。

  这些泥人全部出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泥人”代表性传承人黄建强老师和他的徒弟之手。黄建强是土生土长的老南京,1962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师从已故著名画家宋文治及柯明、田原、高马得等学习国画和民间彩塑泥人的捏制技术。隔着展柜玻璃,他静静地凝视着曾相伴了数十年的“泥娃娃”,他告诉记者,“这些作品是我几十年来的积累,我现在年纪大了,一直把这些作品留着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我就捐出500件给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黄建强老师说起南京泥人如数家珍。他表示,“南京泥人不同于天津泥人和无锡泥人,他们是写实的,我们是写意的,比如一些泥人你看不清它的手和脚,但依然能表达出作者的想法,就像国画的意境一样。”南京泥人以小巧、简练、夸张、变形、纯朴、明快见长,“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题材上,多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在构思上,追求匠心立意,并强调情趣;在色彩上,追求装饰效果,“三分塑七分彩”。在形式上,着意夸张,在对比中求整体。

  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是泥塑艺术表现的经典题材。黄建强老师运用“南京泥人”以神传真、简洁率真的技术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各年代儿童的幸福生活状态,作品通常选取儿童生活中的典型场景,捕捉运动中的瞬间姿态,简洁、准确地表现出团身、圆脸的儿童体态特征,辅以适度的夸张,完成泥人形象的塑造。

  在《新春炮竹》泥塑作品前,黄建强老师的思绪就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时的情景。“前面那个孩子胆子比较大,他在点鞭炮,最妙的是最后面的这个小女孩,既想看又害怕,捂着耳朵伸着脖子,这就是这件作品的点睛之笔”。在“童趣盎然”展览单元还有骑儿童车比赛、跳橡皮筋等,都充满了浓浓的儿时回忆。

  黄建强创作的动物题材作品,摒弃了标本式的塑造,为达到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采用了人格化的变形方法,按照各动物的性格、脉络,赋予动物人类的情感。以老虎为例,老虎面貌凶猛,使人望虎生畏,但黄老师塑造的群虎姿态各异,有的张口嘶吼,有的温顺可亲。捏塑时夸大其头,缩身缩腿,竖耳,张口,粗眉毛,大眼睛,几根胡须伸出两边,这样捏塑的老虎个个健壮、可爱、勇敢、敏捷、憨态可掬。

  据了解,“南京泥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始者有柯明、高马得、田原、陈汝勤等人,著名的国画家宋文治也为“南京泥人”的成长作出了贡献。南京泥人在造型的塑造上,追求更富特征性、趣味性的夸张手法,探索色彩的民族性,注重营造彩塑结合、互为补充的艺术效果。

  南京泥人作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史悠久,具有较高艺术、审美和历史价值,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重视和保护下,这项非遗技艺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巨变得以传承和发展。

  来源:南京晨报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