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文旅集团:文艺加持,让乡村“美”出新高度
2022/09/26 10:39  

  9月末,浦口响堂的“新村民”都很忙。

  设计师陈卫新的“乡村讲习所”月头办了第一次沙龙,他正忙着策划第二场;万俊在青岛参加《谁是鼎厨》大赛,他的“桐月春至”里依然传来轻捻慢拢的琵琶曲;倒是自称“铁匠”的南艺教授王克震,隔三差五钻进“打做”工作室,“叮叮当当”敲得村民都来围观。

  忙,固然有国庆长假即将到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运营方浦口文旅集团的另一台好戏已经开场——启动“艺术家驻留计划”,让新老村民和游客共赴一场乡村振兴的美学实践。

  在文化交融中重构山村

  “酒杯空了又满,歌已经唱完,角落里话题在兜兜转转,忽而扯远……”9月6日,在南京音乐人高泽深吉他弹唱里,陈卫新的“乡村讲习所”迎来首秀,主题是“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讲习所设在“桐月春至”内乡村茶馆,四张方桌拼在一起,30多个听众围成一圈,听陈卫新娓娓道来。江浦街道的社区书记到齐了,与陈卫新相熟的设计师、艺术家来了,几个村民也来看热闹,“有茶有歌,在这个开放的空间,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

  这是浦口文旅集团董事长周牧最愿意看到的场景。眼下,响堂的游客服务中心即将启用,主打融合餐饮的“村宴”、会议中心“堂屋”和高端民宿群都有望年底交付,村子的第一阶段建设已近尾声。当初把不同圈层的“新村民”请来响堂,就是希望他们能在改造物理空间的同时,把更多的文化艺术元素带进乡村,丰富响堂的精神内涵。

  “响堂更应该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平台,一种生活态度的呈现窗口。”周牧说,乡村的外在形态容易改变,但内在格调则需要时间沉淀,只有文化艺术,能产生小火慢炖、润物无声的效果。“艺术家驻留计划”,也就此应运而生。

  一场关于艺术重构乡村的实践正在悄然开启。

  陈卫新最近除了策划“乡村讲习所”的课程,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梳理响堂历史脉络,寻找村庄美丽传说上;王克震推动南艺工艺美术系与响堂的战略合作,赋予山谷更多元的艺术表达;还有对响堂“念念不忘”的毕飞宇,他计划在这里打造一个乡村图书馆,还要引入全国作协的资源……每个“新村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响堂的文化变得更加厚重丰满。

  浦口文旅集团也在谋划为响堂嫁接文艺标识,从“金陵四老”的书画文化,到四方艺术湖区的建筑艺术,再到“诗歌之乡”的人文底蕴,未来的响堂,到处都有“小美好”让人停留。

  华光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晓玲每天都要跑一趟响堂,她尤其喜欢那些散落在稻田里、小路边、山坡上的艺术装置,以及装置上的诗句,“很多都背下来了,‘下午重叠的茶水,是一盘散落的时间,在春风里汩汩作响’,太美了,写的就是响堂。”

  用一粒盐,去改变一杯水

  和响堂“新村民”交谈,有一个词被反复提及——文化浸润,这是“艺术家驻留计划”的核心理念。

  城乡融合的快速推进,城市和乡村在物质层面的差距被不断缩小,但文明素养的鸿沟短期内难以跨越。和“富口袋”相比,“富脑袋”绝非朝夕之功。“艺术家驻留计划”,就是要用文化和艺术的力量,去改变原住民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方式,让他们更自信、更开放、更积极。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是两个维度的要求。”陈卫新到响堂已经一年多,他的直观感受是,因为美学教育的缺失,原住民的审美能力普遍不高。正因为此,“乡村讲习所”的第一讲就谈文艺赋能,“请来社区书记,希望从点滴做起,通过提高乡村干部的审美基础线,去引导村民发现美、感知美。”

  乡村有独立的文化逻辑和话语体系,新元素的到来,怎样才能避免与本土文化产生“化学反应”?“就像是每次往一杯水里放一粒盐,文化的影响、观念的改变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王克震说,之所以给自己贴上“铁匠”的标签,是因为过去铁匠、木匠、鞋匠,都是农村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在他看来,手工艺回归乡村,完全可以找到它独特的价值。而让王克震欣慰的是,不管是办展览,还是做器物,村民总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进脑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改变其实已经发生。杨晓玲分享了两个故事,都和万俊相关。

  95岁的钱德胜,是响堂最年长的村民。看到万俊把老物件博物馆搬进了村子,他也开始翻箱倒柜,找出一堆有年代的“宝贝”摆放起来。杨晓玲从他那里买了两本1983年出版的旧书,老人高兴了好几天。

  老万之前还收留了一只流浪狗,被他打扮得漂漂亮亮,村里开发了一组“小可爱”系列文创,它也是原型之一。最近,有游客在停车场看到小狗,顺手就想把它带走,结果被当保安的村民一把拦住,“这是万老师家的狗,哪能随随便便就拿走。”

  杨晓玲说,新村民对原住民的影响无处不在,原住民也越来越不把新村民当“外人”。陈卫新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从最初的被怀疑,到现在被接受,甚至主动来交流分享,村民们的视野和格局都打开了,“通过日常的行为和语言,能感受到他们作为一个响堂人的自豪感。”

  理念可借鉴,路径难复制

  最近,响堂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两年精雕细琢,山村的运营渐入佳境。这也是都市微度假模式下,浦口文旅集团探索的乡村旅游新方向。

  今年,西埂莲乡已委托浦口文旅集团运营,水墨大埝、楚韵花香的托管也在推进中。这是浦口区提升国资运作效率,解决辖区文旅资源“碎片化”难题的改革举措。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响堂模式”能不能复制?“照抄照搬,注定没有出路。”周牧认为,尽管响堂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路上闯出了一片天地,但他相信,这不会是唯一的路。用他的话说,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开放。

  陈卫新的看法和周牧一样,因为响堂本身就是个非典型性案例。“响堂和大部分乡村不同,它没有连片的大田,主要产出不是庄稼,而是花卉和药材。”他说,响堂让艺术元素与乡土文化交汇融合的理念可以借鉴,但直接复制具体项目,又将回到“千村一面”的老路上。

  事实上,响堂自己也在不断求新图变。音乐,将是响堂的下一个发力点。今年的栀子花大会上,本土民谣歌手刘莱斯创作的《山谷里的时光》,作为响堂村歌首度亮相。国庆期间,一场“平凡人的音乐会”也将在响堂落地。浦口文旅集团邀请了多支知名网红乐队,融合了民谣、电音、国潮、纯演奏等音乐风格,将响堂分割成几个开放式舞台,与游客一起唱响“平凡人的幸福”。

  对于节事活动,响堂有自己的原则。“发个呆、唱首歌、喝杯咖啡,响堂是一个自我放空、治愈心灵的空间。”周牧解释说,如果活动脱离了这个定位,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他宁可1万人来100次,也不愿意100万人来一次。

  每一个美丽乡村,都有它独特的内在价值。响堂的价值,在于与新老村民融为一体、在于山谷里艺术气息和栀子花故事。塑造IP,关键在于如何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用最合适的艺术表达放大美丽乡村的牵引力。浦口文旅集团已经在破题,今年夏天,西埂莲乡的蛙藕学堂就吸引了大批研学的青少年。未来,美丽乡村景点将一体运营,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用文化将“珍珠”串成“最美项链”。

  当文化和艺术点亮希望的田野,这个丰收季,浦口乡村定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来源:新华日报

标签: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