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共富争先·微故事 | 南京溪田:农民变“股东”,拓宽致富路
2023/04/20 10:38  扬子晚报  

  【开篇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放眼广袤田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精彩绘就。勇挑大梁的江苏,“共富争先”有着怎样的成功经验?东西部协作添彩,江苏如何携手结对交出“共富”高分答卷?

  2023年4月,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发改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组织开展“共富争先·微故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即日起,扬子晚报陆续推出“共富争先·微故事”系列报道。系列报道包括“共富在江苏”和“共富山海情”两个部分,将提炼总结并讲好江苏省内外“共富”典型的动人故事和实践经验。

  早春的清晨,空气中带着丝丝花朵香,60岁的汪水保背上竹篓,来到南京溪田田园综合体的茶园。茶园里人头攒动、一派繁忙,采茶工人们穿梭其中,灵巧的指尖在茶枝上飞舞。汪水保像年轻人一样干劲十足,脚步甚至比从前还要轻快——如今的他,既是农民,也是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股东”。在溪田,像他一样的入股村民共有1494户,他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过得像春茶一般香。

  汪水保(左)、陈扶勤(中)都是合作社的“股东”,张健(右)则是扎根溪田的大学生、溪田田园综合体技术负责人

  居家采茶忙

  家门口就业,幸福感更强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溪田的雨花茶,迎来春季采摘高峰。

  看管茶山,安排30多名采茶工人的工作、住宿和饮食,和工人们一同参加劳动,和溪田公司生产管理部对接……采茶季里,作为溪田田园综合体农业生产队队长,汪水保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汪水保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些活儿是从前就做熟的。但他的心情跟7年前相比更好了。这是因为,2016年诞生的溪田公司,给像他一样的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就业顾家两不误。

  汪水保说:“像我们这样60岁的人,在外面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溪田公司吸纳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持续就业、长期就业,让农民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获得了稳定收入,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66岁的农民陈扶勤自豪地补充说:“生活质量也不比城里人差!”陈扶勤协助队长汪水保,主要忙于各处设备的维修工作。空闲时,他参与农田开沟、撒稻种、喷药等田间工作。他介绍,“菜不用买,自己地里种;鸡鸭肉不用买,自己家养;楼房盖得漂漂亮亮。自来水、煤气、太阳能热水器……样样都有。”

  农民变“股东”

  每年享分红,日子比蜜甜

  在溪田公司的带动下,西岗社区组织村民成立了南京双溪水稻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累计1494户农民入社,农民变成了“股东”,共享农业发展红利。

  以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载体,将农民土地作价入股,合作社再把土地交给公司运作,聘请农民来种植,农民不仅每月领工资,每年还能从合作社拿到分红。

  汪水保和陈扶勤都参加了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其中,汪水保流转5.5亩水田,合作社按照每亩756元来分红,每年分红为4158元;陈扶勤流转6亩水田,每年分红为4536元。

  在这些分红的基础上,其他收入渠道也拓宽了。“采茶工人每天收入大概150元,比在附近打工强多了。”汪水保介绍,以他为例,现在一年工资收入4万元以上,家中还做米酒、养家禽等,总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

  令汪水保和妻子骄傲的是,他们把两个女儿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如今,一个女儿是公务员,另一个女儿在河海大学设计院工作。2016年汪水保加入溪田公司,妻子也在溪田公司干保洁。他家建了两层楼,有六个房间,两个卫生间,女儿们过年过节都可以回来住,还能带自家养的原生态鸡蛋、蔬菜回去。

  陈扶勤年收入5万元左右,其中不仅有在溪田公司上班的工资,还有土地流转金、国家补贴养老金。妻子在溪田公司做园艺修剪工作,每年挣2万多元。陈扶勤和妻子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瓦匠、汽车修理工,儿子每人一年收入12万元左右。他骄傲地说:“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年轻人爱这里

  城里人忘返,40多名大学生扎根

  溪田田园综合体位于横溪街道西岗社区,目前有1个龙头企业、11个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如今的溪田,再也不是年轻人离开后就不想回的老家,而是让人羡慕的好山好水好地方。

  乡村的夜晚如今不再黑漆漆,晚上出门屋前屋后全是太阳能的路灯,路面都是沥青的,非常平整。有的村子几乎每家都有一辆车,甚至有的家里还有两辆车。每个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活动,网络也普及了,有的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还给家里安装了监控探头,方便跟父母孩子视频对话。

  溪田田园综合体已吸引了40多名大学生就业。张健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2017年进入溪田公司,主要负责农业的技术服务,包括使用肥料、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等,以及从事大棚蔬菜的生产。

  像张健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在溪田田园综合体都找到了喜欢、擅长的领域,有些从事种植销售,有些从事技术对接、市场服务。溪田需要把好的品种、好的技术往外推广,辐射安徽等周边地区,电商和直播的销售形式已经在筹备中。

  增效增绿增收

  溪田以农为本,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2016年溪田公司诞生,2017年便打造成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溪田田园综合体相关负责人介绍,“田园综合体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农为本。”田园综合体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核心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综合体总规划面积10776亩,分为田园新社区、农业发展区、景观核心区、休闲体验区、商业配套区五大功能区,“大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

  今年溪田田园综合体的700多亩茶园已经开始采摘

  南京种茶历史悠久。溪田田园综合体成立后,凭借国企人力、资源、财力等优势,通过科学种植、广开销路等方式,让当地的雨花茶身价大涨,惠及农人。雨花茶的市场售价为1600元/斤,预计今年产量在2000斤左右。

  在溪田田园综合体落地之前,茶叶是分散在农户手里各自种植的,各家的产量和品质参差不齐。

  溪田公司在推进茶叶产业方面主要有三个变化:一是科学化管理,比如加强病虫害防控,每年还组织茶叶加工技能培训;二是在肥料养分方面舍得花经费大力投入,茶叶品质得到了提高;三是打开了茶叶的销路,形成了规模效应。

  除了茶叶产业,溪田公司还注重小麦等粮食生产。2018年下半年以后,溪田公司大力推进机械化,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据测算,人工插秧一天插0.7亩成本180元,机械插秧一天插40亩、每亩成本70元。

  今年溪田田园综合体的700多亩茶园已经开始采摘,茶农正抓紧时间把茶青采下来送到茶叶加工厂。

  茶山、稻香、蝉鸣、蛙叫……抬头望得见山,低头看得见水,成为溪田田园综合体的特色景观。

  总策划:王文坚

  统筹:李军 孙庆

  文字:沈春宁 徐兢 马燕 王灿

  摄影:范晓林 视频:杨恒国 朱信智 吴伟龙 剪辑:唐嘉钰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