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通 > 资讯 > 正文
点滴积蓄助力家乡,这位香港老人了不起
2019/05/27 12:39  江苏经济报  叶小力  

  虽说才刚刚入夏,但连日来室外的温度已经升至30度以上了,如东栟茶镇上的年轻人早已是一身短打。在这个古镇的一处新小区里,86岁的程忠老人,摇着一把蒲扇,丝毫没有感到一丝的闷热。

  这个不到100平方米的新房子里,没有装空调,一个小衣橱、一张四方桌、两张简易床,就是老人最主要的家当。“我这房子装修一共花了6万5,住着挺好啊,花个20万、30万的,确实能把房子搞得很漂亮,可那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离开家乡72年,程忠依然能说一口地道的如东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14岁那年离开故土去上海当学徒工,16岁辗转到香港闯荡,做过钳工、水电工、汽修工,再到计程车司机,直至退休。“我是香港最最普通的工薪阶层。”老人告诉记者,“别人拿一万的工资用掉九千,我只花两三千,总想着攒点钱,以后有一天能回家乡做点小小的贡献。”

  “我很想念栟茶,小时候在家门口旁边到处跑,家家户户都认识,到现在还记得那些老邻居的样子,还有他们住的房子。年纪越大越想家,一直就想着能叶落归根。”2018年下半年,老人回来了,花了50万元,在镇上买了一套三居室。

  看着家乡一边搞古镇保护性开发,一边正在建设现代感十足的新镇区,老人心底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出去的时候大家都还吃不饱,稀饭和着咸菜萝卜干,新中国成立70年了,栟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真是的很高兴。”

  

  86岁的老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对魂牵梦绕的故乡心底里的承诺。今年5月中旬,如东县侨联、县慈善总会、栟茶镇政府联合举行了香港同胞程忠先生慈善捐赠仪式,程忠先生个人向栟茶镇捐款30万元人民币,其中10万元用于栟茶阳光福利中心建设,20万元资助栟茶镇古镇开发。

  点滴积蓄灌溉一世乡愁,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这位86岁的“老乡”创下了如东县和栟茶镇的多个“之最”:如东慈善发展史上社会普通人士捐款最多;如东县至今收到的社会普通人士捐款最多;如东县旅外乡亲个人捐款最多;栟茶镇历史上个人捐款最多。

  凡人善举是大爱。拿出省吃俭用的“养老本”,为家乡建设尽己之力,程忠先生没有了生活中的那股“抠门”劲,“这是我有能力捐出来的,一百不嫌少,一千不嫌多,人人都想着为家乡做点事,栟茶一定会越来越好。”

  如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侨联主席沈更生出席了捐赠仪式,向老人献上了鲜花。他说,“栟茶是如东的著名侨乡,旅居在外的栟茶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有数千名,他们中有很多人情系桑梓,以不同方式关心和支持着家乡建设。今天,我们在程忠老人的身上,看到了拼搏奋斗、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文明新风尚,以及爱国、爱港、爱家乡的情怀,老人的精神可贵、可敬、可赞!”

  “实际上,程忠先生的优秀品质,和如今的栟茶精神一脉相承。14岁从小出去闯天下,这么多年一直勤勤恳恳,骨子里也正是栟茶人的一股拼劲,一股用自己双手努力打拼的傲气。老人弘扬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点滴积蓄支持家乡的建设发展,文明实践惠百姓,众人拾柴火焰高,程忠先生在今天的栟茶树起的是一座精神丰碑。”栟茶镇党委书记张锋表示,未来要将这个蕴含“栟茶精神”的“星星之火”继续发扬光大,为栟茶的乡村振兴和美丽古镇建设增添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程忠老人的心中有一座城,一座清贫却富有的城;程忠老人的心底流淌着爱,这爱滋润着栟茶每一位乡亲的心田,这爱是乡村文明与良好民风的根基,也是新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动人足音。

  记者 叶小力 通讯员 如轩 张沈江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