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点评 > 正文
点评 | 勿以金牌论英雄
2021/07/27 14:53  新华报业网  林惠虹  

  26日晚,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许昕/刘诗雯夺得银牌。赛后,刘诗雯接受采访时哭着说对不起大家。看着眼含泪花的刘诗雯,让人不禁想起9年前,伦敦奥运会举重比赛夺得银牌的中国选手吴景彪。因挺举三次仅一次成功,屈居亚军,他丢掉了中国队“计划内”的一枚金牌。面对镜头,他不能自已,鞠躬道歉,泣不成声:“我有愧于祖国,我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对不起大家!”泪水中的三个“有愧”让当年的网络“震荡”了好久,没想到时隔近十年,我们依旧会听到运动员“道歉”的声音。

  赛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与金牌失之交臂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奥林匹克精神,不应该以金牌来定论,而是重在参与、重在坚持和追逐梦想不放弃的精神。无论是射击还是跳水,无论是举重还是体操,我们都看到了奥运赛场上运动健儿的英姿,看到了国歌在赛场响起时运动员那种激动的情绪。我们关注了登上领奖台的人,却忽略了同样为了奥运会努力备战而未能取得奖牌的运动员,他们其实也应该得到尊重和敬意。在奥运的舞台上,他们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比赛,也让我们知道了追逐梦想的快乐,更是在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坚持的意义与为祖国、为梦想拼搏的精神。

  坦然面对得失是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该好好学习的一课。对取得金牌的运动员给予极高的评价,这没错,但也要给那些没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多一些理解。奥运的魅力不是那块“闪着金光”的牌子,在竞争中进步、在竞争中提高,才是奥运的魅力所在,也是竞技体育的精髓所在。金牌只是金牌而已,它与国家实力、形象等概念的关系越来越淡;中国在世界上拥有怎样的地位,也并不是奥运金牌数目能够决定的。阔步行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学会承受挫折,更需要坚韧不拔的努力。

  “唯金牌论”的背后其实还是践行着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逻辑。中国体育健儿是中国年轻人中的运动精英,还是青少年的榜样和模范。他们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不仅能激发民族自豪感,更能推动更多青少年投入运动之中,去收获成长必需的身体与精神能量,让奥运会的力量“激励一代人”。

  学着给所有失利者一个肩膀,学着给所有失利者一个鼓励乃至一个公正的评价及待遇,学着向所有比赛参与者表达一种感激。“言辞一发,心念即生”,每条留言看似只是个人观点,但汇聚放大,却是整个社会心态的缩影。如何对待金牌得主,如何对待那些失利者,其实这不仅仅是赛场上的事,它更关乎我们这个社会尤其是对青少年在“成功学”方面的一些价值引导与教育。

  今年,国际奥委会将奥林匹克格言更新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比赛中奥运健儿们“更快、更高、更强”的精彩表现值得我们欢呼,“更团结”的精神也不能遗漏。如果说奥运会像是一把火炬,我们的参与更像是播撒的火种。放下“金牌是唯一”,拒绝“金牌成功论”,运动员们没能追平的那0.01秒、没能举起的那一杠,由我们来接手;他们拼搏出的奥运精神,由我们来守护。

  (林惠虹)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