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观潮 > 正文
观潮 | 以“工作韧劲”提升“城市韧性”
2020/04/14 08:53  交汇点新闻  左中甫 孙 敏 魏晓敏  

  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许多城市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各地加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补短板、强弱项成为一大重点任务。

  在此背景下,韧性城市重新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受到热议。南京市上月已经明确提出,立足总结反思疫情、面向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更具抗风险能力的韧性城市。韧性城市正在成为今后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新动向。

  就此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请他们为韧性城市建设把脉、开方。

  新语境下,重新认识韧性城市

  在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提到一种颇为神秘的“金丝软甲”。据说,身着这种韧性很强的软甲,能够做到刀枪不入。借用这种说法,城市也需要打造一副“金丝软甲”,更好地抗御各种风险。这副“软甲”,就是建设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主要指城市具有较高的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其减轻、适应和恢复能力构成了韧性城市的关键指标。但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地理位置、城市规模、经济结构以及应急体系、抗灾设施、社会心态等诸多要素无不对城市安全运行产生多重影响,防灾减灾也不仅仅指面对自然灾害。

  “如果联系本次疫情防控来谈韧性城市,这个词的内涵就更为丰富。”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江苏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薛宏伟研究员认为,从理论创新和发展角度来说,韧性城市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观察:

  ——在关注自然灾害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事件。自然灾害无疑是城市安全的重要威胁,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和应对,但突发的重大社会事件同样也会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冲击,对城市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在关注常态风险的同时也要关注特质隐患。城市安全运行中的风险是一种常态,生产事故、自然灾害、交通火灾隐患、可能激化的社会矛盾都给安全带来了风险。当前要重点关注“特质隐患”,即每一类每一次事件中有特殊性的风险隐患。

  ——在关注“韧性”指标的同时也要关注“韧性”应对。城市安全风险既有减轻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静态指标,更有预警预测、硬核措施和体系建设等动态过程。

  ——在关注硬件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软件实力提升。韧性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设施、物资贮备、力量准备等,但软实力也同样不可缺少。有效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以及平和的社会心态、完善的法律法规、健全的社会组织对韧性城市来说都是“必选项”。

  功在平时,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放眼全国,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这场疫情已经成功得到控制。从江苏来说,我省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和水平在抗疫过程中得到了检验,但也暴露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体系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健康江苏研究院院长王长青教授认为,这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共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大城市虽然医疗资源相对充足,但面临人口持续流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尚未跟上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步伐,特别是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二是疾控机构能力相对不足。人力、技术能力等资源缺口较大,特别是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仍显不足。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药物资储备机制尚需完善。

  在王长青看来,此次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在规划、建设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是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促进建设和发展韧性城市的重要契机。

  一是注重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融合协同发展。转变现阶段“重医轻防”发展理念,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核心,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使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均衡发展;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适应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二是在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建设中要融合系统韧性思维。增强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承受力,尽可能地将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中加入韧性建设,对服务体系进行识别,抓住韧性提升的着力点,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升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韧性。

  三是探索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有效方式。只有当整个社会以及各部门建立起统一的健康价值观,用政策手段形成合力,最终才能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现。今后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细化具体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常态化,才能打破“孤岛效应”,真正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教授建议,着眼于提高城市应对类似疫情风险能力,今后一要坚持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集中优势力量,打赢疫情防控战;二要完善疫情应急管理机制,坚持“先应急”为首要原则,从管理体制与机制上对现行疫情防控体系进行改革和调整;三要完善医疗机构未知新发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做到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四要健全疫情信息沟通和披露机制;五要制定患者分级预警和治疗的应急机制。

  补齐硬件短板,提高保障能力

  在本次疫情防控战斗中,不少城市都暴露了硬件明显不足的短板。举例来说,前期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不少老旧小区都需要对社区进行封闭。但由于以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各地都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封堵方式。

  “这些临时性封堵,暴露了一些城市平时准备不足,特别是应对突发紧急事件时在设施建设上的不足。”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认为,不管是从疫情应对还是从其他公共安全事件应对的角度来看,建设韧性城市都很有必要。

  胡小武说,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小到封社区,大到封城市,都需要有规范的应对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比如说,一旦面临突发事件,城市的许多开放、半开放单元都需要严控人员进出。这种时候,像可移动闸板、可伸缩地桩、可拼装围墙等硬件设施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而从物资保供的角度说,城市在面临突发紧急事件的时候,不光是粮食、蔬菜、副食品的供应要有保障,一些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也要有保障。在此次疫情中,不少地方都暴露了保供能力不足的短板,像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基本防护用品都储备不足。同时,由于平时缺乏这方面的转产生产体系,临时也很难组织起较大规模的应急生产。即便是粮食、蔬菜和副食品的生产,也不能掉以轻心。一个基本的解决思路,就是坚持底线思维,平时就重视组织农副产品的就近生产、就地保障。

  胡小武认为,从韧性城市的角度审视,今后要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技术能力、协同能力。值得肯定的是,江苏形成了“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疫情防控模式,效果比较良好。但也有些城市,尽管安装了大量监控探头,但由于建设和管理主体多元,彼此还没有形成“一张网”“一盘棋”,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运行效率不高、系统协调能力不强。这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得很充分。在大力推进新基建的过程中,各地需要进一步做强“城市大脑”,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强化社会治理,确保公共安全

  在应对各类风险时,城市的韧性还体现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在此次抗击疫情中,许多城市都暴露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不少城市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网格员队伍建设因钱少、事多、上升难、压力大,非常不稳定。”南京市社科院一级巡视员、南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叶南客认为,建设韧性城市,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社区治理格局。

  具体说来,一是基层社区治理格局构建要突出基层党建。二是将社区基层治理队伍的功能定位进行转换。从原有的承接上级各项工作为主,转换为以承接上级工作和服务基层相结合,不断加重服务基层的比例。三是要强调解决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问题。完善社区治理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社区队伍。

  针对韧性城市建设,薛宏伟研究员也给出了社会治理方面的建议:

  首先,遏制犯罪势头和谣言传播。伴随重大突发事件出现的犯罪现象,需要快侦、快诉和快判,并通过媒体平台广为告知,这对遏制犯罪上升的势头具有重要意义。应把遏制谣言传播作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防线和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对触犯法律底线的谣言“写手”及时打击。这次抗击疫情期间,一些网站开设的辟谣平台在公众识谣、社会辟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需要形成常态。

  其次,引导社会心态和公众舆论。社会心态和公众舆论虽然不是韧性城市的硬件设施,却是“城市韧性”的重要支撑,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心态和公众舆论的城市,更能有效战胜危机,保持社会的安定和活力。重大突发事件中,从确保社会公共安全出发,需要通过正面引导取得社会认同,实施重大举措注重风险评估、稳定社会秩序增强群众信心、积极服务民生回应公众期盼,使主流社会心态和公众舆论趋好,从而为“城市韧性”打造“防波墙”、增添“黏合剂”。

  再次,注重依法治理和基层治理。一方面,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是应急管理的遵循,也是社会安全的保障,更是争取民心的关键。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通过基层组织、“下沉”干部和社区人员,及时传达相关信息、获取民声民意和化解纠纷矛盾,打开“城市韧性”的“解压阀”,并充分调动群众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城市韧性的“动力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左中甫 孙 敏 魏晓敏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