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清明沐新风,文明之花次第开
2023/03/26 19:52  泰州新闻网  

  春回大地,莺飞草长,又是一年清明时。近日,各地纷纷发出《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广大群众通过网上献花、网上寄语、云端祭扫等文明健康祭祀方式,慎终追远、追思先人、寄托思念、缅怀先辈。

  清明节最重要的文化内涵是追思和缅怀,追思和缅怀都是发自内心的,绝非形式上的大张旗鼓和轰轰烈烈所能取代的。在以往的清明祭祀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人为了清明祭扫,不仅烧纸钱、放鞭炮、点香蜡,还大办酒宴、铺张浪费。这些不文明行为,既耗费资源,又给环境带来压力,造成火灾频发,让朗朗“清明”变得“烟熏火燎”。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可以通过“云祭祀”、家庭追思、撰写缅怀文章等现代文明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思念。

  百善孝为先,祭之丰不如养之厚。要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让孝敬成为一种亲情、一种眷念、一种感恩、一种精神上的关怀。孝敬老人,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准的重要举措。应该看到,一些地方“祭之丰而养之薄”的风气严重。老人在世时要多尽孝道、常陪伴、厚赡养,多关心、早尽孝,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幸福快乐中安享晚年;老人逝去后,要倡导从俭办丧、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文明祭奠,自觉抵制带有迷信低俗色彩的祭祀活动,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无憾。每年清明节,将纪念逝者与弘扬优良家风相结合,使祭扫真正达到“传递亲情、传承家风”的目的。

  缅怀先辈亲人,心意胜于形式。告别陋习、文明祭祀,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近两年的清明,线下祭扫改为线上祭扫,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涵,别样的清明,一样的怀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倡导清明文明祭祀风尚,树立生态、环保、低碳、文明平安祭祀新观念,破除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烟花等陈规,提倡采用敬献鲜花、鞠躬默哀、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网上祭祀等文明方式慎终追远。把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和良好愿望用更加环保、健康、安全的方式进行表达,用真诚的情感和感恩的心灵追思亲人,在传承中华文化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弘扬社会新风。

  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引领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共同构建文明和谐安全的美好家园。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