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商业 > 科技 > 正文
5个人打造年营收500亿大集团的底座!中国制造业的老板都要看一看
2022/11/08 14:08  京报网  

  110年前,亨利福特把制造工序拆解至7882种,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将装配时间从12小时缩减至24秒,“车轮上的国家”由此诞生。

  52年前,空客集团力推以欧洲国家为核心的生产和供应链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品控风险,使空客飞机的故障率与空难率远低于波音公司。

  11年前,曾毓群创立宁德时代,应用“极限制造”模式,把电芯良率做到了同业无法企及的高度。5年前,曾毓群又引入算法、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尔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不断突破技术上限。

  借此,起步较晚的中国锂电池制造业一举超越韩国,第一次在全球遥遥领先。

  全球制造业正从IT时代转向DT时代,中国再一次面临弯道超车的机会。

  中国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在了最前面,芯片等硬科技产业开始了长征,专精特新产业开启国产化替代之路。而中国400万中小企业,正以产业链形态踏上螺旋向上的升级之路。

  中国制造业包含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每一个细分行业,乃至每一家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痛点都各不相同。

  这些企业向中国智造迈进,数字化成为其破局之路。但国内大部分科技企业的通用方案“千篇一律”,制造业老板们该去哪里找寻个性化的数字转型方案?

  远东控股(下称“远东”)、柳钢、风华新能源、上海三菱电梯的探索或许能给予我们答案。

  5个人造出近500亿集团的数字化「新底座」

  5个人,八周时间,20几万的成本,搭建起一套数字化平台,让年营收近500亿元的“大象”轻盈起舞,听上去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在远东,遥不可及的梦想却变成了现实。现如今,每天有近10000名员工活跃在以钉钉为底座的远东协同办公平台,每年仅办公成本和系统迭代升级费用就能节约800万元以上。

  远东是国内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领域的领军企业,亦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先锋,很早就引入了CRM、SRM、HR、ERP等系统,并形成大大小小各类应用 20多个。

  这些海内外应用软件在数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难以避免地把远东内部分割成了一个个“烟囱”和数据孤岛。

  CIO匡光政深有感触,“底层基础数据重复,矛盾冲突严重。已有OA系统老旧,功能不足,拓展性不高,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的敏捷经营需求。”

  但对于体量庞大的远东而言,完全推翻原有信息系统又不太现实。因此,集成,造一个强大的底座,是远东数字化转型的最重要需求点。

  2021年,远东找到钉钉低代码平台——宜搭,仅用5个人,一年20万元的成本,就推翻了沿用10年之久的旧OA系统,搭建出了远东协同办公平台。

  不过,这只是数字化转型的起点。

  DT时代,从制造进化到智造,核心是数据。如果不能把数据的价值“提炼”到生产端和管理经营端,不能进一步提高效率、降本增效,那转型仍然是失败的。

  远东再次跃入数字化大海,将第一个生产改造项目锁定为电缆智造。

  电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配套产业,其SKU多达十几万个,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温度、拉力等参数的要求严苛。但同时,也是一项非常依赖操作技艺才能平衡质量与成本,操作师傅的经验和手艺时刻影响着产品质量。

  远东直面行业难题,依靠新数字底座,逐步将每一款线缆的生产标准,以及老师傅们的生产经验以数据形式沉淀到后台形成知识。

  尔后,远东基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设备运行始终与后台知识的标准参数实时互动,并将其和钉钉连接起来。

  一方面继续收集电缆生产数据,以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后台知识,乃至生产设备,突破技术上限。另一方面,当设备数据出现异常时,钉钉能迅速通知一线工人和工程师前来解决故障。

  供应链管理也是电缆制造的重要一环。一旦原材料或产电缆产品出现品控风险,很可能会发生危及供电安全、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

  远东的解题方法是,用钉钉的低代码平台集成原有供应链管理系统,并在每一件原料、在制品和电缆产品上贴上二维码,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质量管控。

  如此,远东通过钉钉,实现了协同办公、组织管理、设备生产的统一,其产品质量不断实现飞跃。其旗下的锂电铜箔业务成为宁德时代核心供应商,已具备4.5μm量产技术,4μm也已研发成功。

  远东正打破海外技术封锁,实现国产替代崛起。

  同样基于低代码技术,电池制造企业风华新能源,仅用7个“门外汉”程序员,就扭转了全球电池工艺制造与贸易的航向。

  自学过部分代码的文科生庞文旭,是风华新能源“中央数字大脑”背后的主力操盘手。他在钉钉低代码平台上,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方式,就成功打通了员工、组织、设备、产品之间的数据壁垒。

  在他影响下,另外6位不懂代码的“小白”同事加入数字化部门。仅一年多时间,7个人就在钉钉低代码平台上搭建出了435个微应用,将下游的发货效率提升了5倍。

  低代码四两拨千斤,风华新能源电池产品远销俄罗斯、非洲、印度等地,成功助力国产制造海外崛起。

  这让人格外激动,数字化办公、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应链,钉钉低代码和远东、风华新能源共同碰撞出的火花,已显露出未来「数字工厂」的形态。

  更令人意外的是,不起眼的低代码竟能为制造企业插上敏捷的数字化“双翼”,让他们以极低的成本和门槛,实现转型升级。

  低代码盛宴开席,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掌握数字化转型的自主权。

  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也正悄然改变。

  一线工人的「数字化革命」

  “负责吊装钢卷的操作工不能轻易下来,吃饭只能由同事传递上去,上厕所也要憋着。”钢铁制造业一线工人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一直困扰着柳钢冷轧厂厂长陆兆刚。

  尤其在炼钢环节,退火车间的夏季温度高达45摄氏度以上,噪音更是超过了80分贝。

  而长期以来,柳钢只能依靠火工去观察炉口火焰的亮度、长短、形状等信息,以判断炉内情况,从而指导添加炼钢辅料。

  陆兆刚是“柳钢二代”,从小目睹父母在钢花四溅的艰苦环境下工作。他在接触到钉钉后,便力推钢铁制造数字化转型。

  数字驾驶舱,是柳钢基于钉钉低代码平台开发出来的“最强大脑”。

  它基于物联网、AI、大数据等技术成功链接了所有车间的生产设备资料,工人只需坐在控制室中,就能操作钢卷吊装区域的智能化行车,以及看到炼钢炉区181座炉台的实时温度以及相关参数。

  若设备数据出现异常,钉钉还会精准通知到辖区技术员,并随着时间推移,逐级向上推送警报。

  退火车间的员工本来对钉钉和低代码心存疑虑,他们极度担忧,自己不会写代码,数字化转型后将会丢掉“饭碗”。

  但现在,退火车间却成为了柳钢使用低代码最活跃的部门之一。退火二班班长张亮说,“手边的工作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方式,十几分钟内就能实现数字化。我现在觉得越做越好玩。”

  距离柳州1700多公里之外的上海,受益于数字化转型,上海三菱电梯1.45万电梯维保工也实现了生产力解放。

  电梯平均拥有2万个零部件,设计和安装极其个性化,而大部分维保人员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技术水平也极其有限。

  「电梯三分制造,七分安装维保。」电梯维保难题一直制约着行业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一线维保工人的安全。

  为了破解行业难题,三菱电梯在钉钉上,基于低代码平台自主开发出了一套电梯急修系统。

  如今,电梯维保工人到达故障现场后,能以秒级速度通过智能物联网了解到电梯故障的位置,以及有无人员受困等情况,并可以打开“数字维修宝典”看到电梯图纸和维修解决方案。

  上海三菱电梯的维修时间从15天大幅缩短至3天,1.45万电梯维保工人大幅“减负”。

  这是数字化转型的魔力,亦是低代码的独特魅力,它让进步发生,彻底颠覆了“技术进步,工人失业”的传统命题,它成功调动了一线员工的积极性。

  软件开发已不是程序员的专利。在一汽大众,有近500人在钉钉上用宜搭进行低代码开发,其中业务一线人员超过90%。

  截至今年9月末,钉钉平台上,有60%-70%的低代码应用由基层的业务人员开发。每10个低代码开发者,就有1个是财务,1个是人事,1个是行政。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预测,未来80%的应用将由一线业务人员开发,不懂低代码就和20年前不会用word一样。

  低代码,把工人的命运和制造业企业的命运连结在一起,正让制造业转型变革更加浓情,更有温度,更有价值。

  数字化工具的生命力在“弹性”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企业的“必答题”。中国制造业包含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每一个细分行业,乃至每一家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痛点都各不相同,那么问题来了,制造类企业该去哪里找寻个性化的数字转型方案?

  显然,比起大多数软件厂商提供的固定化“菜式”,制造业的决策者们更青睐个性化的低代码“自助餐”。

  匡光政深耕数字化多年,最重视底层技术。他在调研阶段,就将国内头部低代码平台都考察了一遍。

  但远东原有信息系统众多、业务流程错综复杂,大多数低代码产品都承接不住远东的数字化体系。而能够承载远东需求的平台中,有的技术支持力度不够,有的缺少集成性。

  钉钉宜搭是最优选择,它能在底层技术架构上更好地实现云端部署,让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让制造业企业完全摆脱底层系统频繁维护的烦恼。

  并且,钉钉宜搭持续迭代更新,能为远东提供敏捷性和前瞻性的数字化工具。在匡光政看来,“能够不断适应企业变化与环境变化的,才是最有生命力和最具价值的工具。”

  如果将技术比喻为低代码自助餐的质量,那么生态就决定着自助餐的菜品数量。

  而要让近400万不同痛点的中国制造企业都能吃到多样化的菜式,构造开放融合式的低代码生态是关键。

  钉钉总裁叶军深谙其道。他曾明确表示,钉钉只做基础能力和基础产品,会把这些能力和产品作为底座开放给低代码厂商和服务商。

  钉钉张开双臂,氚云、简道等技术厂商纷纷拥抱低代码生态。

  截至目前,钉钉平台上的低代码应用数已超过500万,低代码开发者数超过380万,钉钉生态伙伴数超过4000家,平台+厂商+服务商的钉钉低代码生态模式已经形成。

  这其实是一种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辽宁奥创正是受益者之一。它此前是全代码开发定制技术厂商,经营成本高,项目交付周期漫长。

  低代码浪潮兴起后,辽宁奥创决定由重转轻,聚焦低代码开发定制业务,并加入钉钉低代码生态。

  现如今,辽宁奥创已经成功转型,全代码开发人员缩减至30人,低代码开发人员扩容至150人,项目交付时长大幅缩减到原来的20%-30%,经营成本也缩减到了原先的10%-30%。

  「攀登」中国智造

  IT(信息科技)时代,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命脉被国外技术厂商紧紧攥着,仅有光伏、锂电池领域的巨头公司成功突围。

  DT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它将成为制造业的“生命线”,但中国制造企业已经不再受制于外人。

  低代码,打破了国外软件技术垄断,让远东、柳钢、风华新能源等传统制造企业涅槃重生,让专精特新、国产替代加速崛起。

  低代码浪潮已经形成,它将席卷中国大地,为近400万制造企业注入更加强劲的数字化增长动能。

  而在他们之中,未来或将会诞生出新的ASML、台积电、西门子、发那科等伟大的全球制造企业。

标签:
责编:听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cj.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