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商业 > 资讯 > 正文
众官媒点赞《满江红》 家国情怀共情中国观众
2023/01/29 16:49  信阳日报  

  中国电影行业复苏的号角正在吹响。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2023年1月28日0点,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已达67.57亿,票房成绩仅次于2021年春节档,位居春节影史票房榜第2名,七部佳片助推电影业实现开门红。票房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取得了众多观众的好评,在多个短视频及社交平台电影《满江红》多次冲上热榜第一,#背诵满江红、#看完满江红的后遗症、#学满江红走路等成为网友的讨论话题和挑战主题。

  在获得观众好评如潮的同时,《满江红》所表达的家国情怀、文化传承,也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诸多官媒的点赞。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认为,《满江红》延续着张艺谋从《红高粱》到《英雄》再到《一秒钟》《悬崖之上》等片,对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关注和悲悯。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我们分明看到某种真实的情感存在:这些壮士的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只为了一个义字。这正是那些被佞臣试图抹掉的故事,得以口口相传、代代铭记的奥秘。这种壮怀激烈、义薄云天、流传千百年的家国情怀,就是电影《满江红》的价值真谛,也是应该被唱响流传的时代强音!

  新华社援引《满江红》导演张艺谋的采访称,老中青三代影人必须通过身体力行,潜心扎实的创作,倾心倾情打磨,才能演绎出一部部既具坚实主流价值观,又具娱乐性、观赏性、艺术性,开创引领市场的“新主流电影”。《满江红》最终的落脚点是家国情怀,在新华社对《满江红》对主创采访中,编剧陈宇认为:“我们将主流价值观蕴藏在故事讲述中,深入挖掘传统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希望通过创新讲述方式与更多的观众进行对话。”

  新华社还评论表示,这张“成绩单”折射消费复苏的同时,也展现出中国电影市场的韧性和巨大潜力,从“满江红”开局到“满堂红”群彩,让中国电影市场看到太多惊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专访导演张艺谋并评论,“近年来,家国情怀已经成为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重要关键词之一,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大银幕的光影体验中收获感动。”同时指出:“好票房取决于好口碑,春节档电影收获开门红离不开电影人的共同努力”。大年初一,该报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共同关注》《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滚动播出;大年初二,导演张艺谋采访被新闻联播选用,在采访中,张艺谋导演表示:“家国情怀是中国人血液里边流淌的东西。”

  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也在报道中评论,“商业类型与主流价值的有效糅合是近年来国产新主流电影一直在积极探索的创作命题,《满江红》在这一方面所采取的策略是:遵循类型规律,主要以悬疑推理和喜剧性效果推进一个具有较强观赏性的高概念故事,让观众的大脑、视觉与听觉充分被调动,并在叙事进入后半程之时,让人物所承载的行动任务实现多次转移,进而将思想主旨予以升华。”

  无疑,《满江红》是一部有力量的电影,从一名效用兵开始,通过困境中的小人物的不断挣扎,将影片格局不断放大,到最后以家国情怀结束。结尾通过一首《满江红》感染观众的同时,也带来了磅礴的力量,这力量不仅仅是家国情怀的共情,也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种传承方式。通过满江红,也可以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好电影正在涌现出来,中国电影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去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更好地传递。

标签:
责编:听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cj.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