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网络述年】科技助力,让春运记忆更温暖
2020/01/17 13:22  淮安新闻网  

  辞旧迎新岁,2020年春运也正式拉开了序幕。本次春运,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30亿人次。“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40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春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回家的路越来越顺畅,春运的记忆也越来越温暖。

  化繁为简,推进购票过程便捷化,提升旅客获得感。过去,春运购买车票对于旅客都是“往事不堪回首”。如今,随着“电子客票”的全面推广,旅客们只需“定好时”“连好网”“动动手”“触触屏”,即可轻松购票。此外,针对未抢到票的旅客,今年12306购票平台还完善了候补购票这项功能,只需轻轻一点,不费时不费力帮助旅客及时“捡漏”,踏上归途。

  化粗为细,推进候车服务智能化,提升旅客幸福感。当前正值春运高峰,各大车站内外早已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各地在推进候车服务智能化上下足了功夫:苏州铁路部门新增人脸识别通道等六项服务举措;厦门北站推广“顺手寄”服务;大同南火车站设立智能化移动母婴室……全国多地车站积极引进新型科技设备,众多高科技为旅客归途保驾护航,切实为旅客筑造一条顺心顺意的“返乡之路”。

  化弱为强,推进出行方式多元化,提升旅客安全感。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旅客更加注重出行的质量。随着日兰高铁、成贵高铁、昌赣客专、徐盐高铁等多条线路的相继开通,“游子”归乡只在“刹那间”。此外,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我国新增通客车建制村超过9400个。这一举措,帮助偏远地区旅客打通了返乡“最后一公里”,过去春运“乘车+步行”已逐渐成为回忆。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游子的心,而科技的进步让春节团聚更简单,回家记忆更温暖。(荷乡)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