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宿迁宿城:百年蚕桑村,“破茧重生”迈入新丝路
2022/08/25 09:10  速新闻  

  烈日炙烤下的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蚕桑村,连片的桑叶随风摇曳。64岁的蚕农许丙文利落地将修剪下的桑枝捆扎在一起。“祖祖辈辈靠养蚕为生,蚕桑一身都是宝,蚕宝宝不吃的桑葚、桑皮、桑枝都能卖,就连桑根也能卖出不少钱。”许丙文笑着说。

  蚕桑村名副其实,916户人家3911口人,2760亩地有2700亩桑,是宿迁市唯一的全村域蚕桑专业村。村中有棵两人环抱的百年老桑树,枝叶茂盛、生机勃勃,见证了蚕桑村的沧桑变迁。

  虽受桑“伤”,从不毁桑

  “蚕桑村种桑养蚕有数百年历史,历经多次大起大落,既尝到过丰收的喜悦,也承受了几近‘颗粒无收’的痛苦。”蚕桑村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陆天启说。

  史料记载,蚕桑村蚕桑种养始于明清时期。上世纪50年代末,宿迁蚕桑业快速发展,1994年达到高峰,桑园面积突破40万亩,“家家有桑、户户养蚕”,蚕桑成为宿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益的支柱产业之一。蚕桑村当时有蚕桑1500亩,七成左右村民种桑养蚕,盖上砖瓦房、小洋楼,几乎家家都是“万元户”。

  受桑园面积发展太快、蚕茧产量供过于求等因素影响,1999年底茧丝价格跌入低谷,各地陆续出现毁桑改粮现象。“当时蚕茧每公斤价格只有4元左右,周边不少地方都把桑园毁了,但蚕桑村没毁一棵桑。”59岁的蚕桑村6组村民徐猛从祖辈开始种桑养蚕,看到辛辛苦苦栽的桑说毁就毁,如同割了“心头肉”。“这么多年来,每遇到茧价下跌,我就给自己打气,咬牙坚持,相信总会好起来的!”从1953年开始养蚕的蚕农陆启江感慨道:“我不想看着养蚕这一传统产业在我们这辈人手中消失,把根留住,就有希望。”

  进入新世纪后,茧丝价格持续震荡,桑、粮比较效益仍在下降,桑园面积不断减少,蚕桑生产继续萎缩。直到2010年前后,茧丝价格逐步上扬,桑、粮效益比达3∶1,蚕桑村蚕农又露出开心的笑容。如今,蚕桑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蚕桑产业年效益超3000万元。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6万元,比宿城区居民平均水平高出三四千元。

  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蚕桑站站长何井瑞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宿迁县区中拥有万亩桑园以上的乡镇超过20个,目前全市蚕桑面积为2万亩左右。多年来,蚕桑村的桑园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扩大到2700亩,“村民们对蚕桑的执着和坚守在心中深深扎根,并变成一种文化自信。”

  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姜若勇认为,决定蚕桑存亡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处于低谷时,如果当地政府目光不远,对毁桑不加制止或不善于用政策杠杆调节,给予一定的补贴,蚕农就很难渡过难关。从长远看,相比果蔬等产业,蚕桑产业投资小、产出多、周期短、比较效益高,值得坚守。

  坚守有底气,“伤”机变生机

  “蚕桑村蚕桑业稳固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村民的坚守,另一方面也有来自外部强劲的支撑,让村民们有了坚守的底气,甚至将‘伤’机变为发展之机。”何井瑞分析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还是县级的宿迁便在埠子镇建立蚕苗圃,后改为蚕种场,场地就在蚕桑村,主要负责蚕桑栽培、蚕种培育及技术推广等。“七八岁时我就帮家里长辈一起养蚕,后来到镇里的蚕种场培育种蚕。”今年50多岁的陆启征家住蚕桑村5组,有10亩桑园。“蚕种场就在身边,大家栽桑养蚕很有底气,遇到问题随时到场里请教技术人员,我们村的蚕桑在周边总是种养得最好的!”

  陆启征印象深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蚕种场派技术员进驻到每个村,挨家挨户指导桑蚕技术,推广新桑种和新蚕种。“大家都劲头十足,赛产量赛质量,桑树选栽最好的,蚕种选养最优的,即使蚕茧价格低迷时,蚕茧也因质量过硬比别人卖得好。”

  曾做过蚕种场副场长的陆天启说,现在蚕桑村900多户人家,随便从哪家拉出个人,都是响当当的养蚕能手。每当桑蚕市场低落时,大家思考最多的不是毁桑,而是如何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桑种从原来长不高、产量低的711变为现在叶片大、产量高的强桑1号,蚕种从原来一张蚕出茧只有65斤变为现在出茧110斤左右,养蚕方式从秸秆到方格簇,每一次革新都带来效益的提高,也降低了市场低迷的冲击。

  为保障蚕农收益,蚕桑村还成立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社员们提供生产资料购买等服务,同时统一蚕种供应、统一桑园管理、统一标准饲养、统一合作销售、统一技术指导,还给二次返利。“以前蚕茧基本是商贩上门收购,价格浮动比较大,对蚕农的收入造成很大影响。”埠子镇副镇长周炳均介绍说,“合作社成立后,跑到安徽、徐州、新沂以及浙江的一些地方寻找供应商,最终与南通鑫缘茧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对方对蚕茧实行保底价收购,同时给予社员二次返还分红。”

  镇村还组织蚕农参观学习开阔视野;组建种植养殖专业队伍,解决蚕桑技术难题;村干部带头示范种养新品种、新技术……这些都改变了蚕农们单打独斗的局面,也支撑起产业发展的信心。在茧价多次涨跌的市场激荡中,蚕桑村蚕桑面积不仅没萎缩反而有所扩展,生产的“埠子蚕茧”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注入现代元素,迈入新丝路

  “眼下村里种桑养蚕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人,年轻人不愿干,真担心蚕桑会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了档。”徐猛担忧地表示。

  蚕桑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一线从业者多为年老体弱人员,整体文化和技术素质不高。同时,缺乏高效、省力的蚕桑生产技术、省力化蚕桑机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行业龙头带动力不足。何井瑞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分析认为,“传统的蚕桑产业要想把根留住、焕发青春活力,就必须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布局,巩固稳定蚕桑基地,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

  如何为传统的蚕桑产业注入现代元素?埠子镇、蚕桑村不断探索实践。埠子镇党委书记陈茂辉介绍说,当地连续5年举办“蚕桑文化旅游节”,推出体验养蚕、桑葚采摘游;与药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桑叶、桑枝切片、桑树根等都有了销路;建设蚕桑村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注册统一品牌,开发蚕丝被、桑叶茶、桑葚酒等。“以前栽桑养蚕走‘丝绸之路’,现在走‘文化之路’,新开发的桑园鸡、桑葚蛋、凉拌桑叶头、香酥蚕蛹、桑叶饺子、桑叶茶等地方特色产品,广受游客喜爱。”

  镇里还专门选聘在外企任职的周炳均和电商能人韩凯先后担任蚕桑村党支部书记,给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韩凯带领蚕农代表去南通等地考察学习,倡导革新传统养蚕方法,走强村大户、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标准省力化共育技术等,简化操作程序,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拓展产业链,建立专业收茧站,形成后续加工等一条龙服务,推进蚕桑产业提品升级和多元化开发。按照“支部+电商+生态+旅游”的模式,实现蚕丝被、桑叶茶、桑叶、桑葚干、蚕桑酒等线上线下全面销售。

  宿迁市委党校教授宋周认为,蚕桑这类传统产业,必须重视变革产业链,注入现代元素,打破传统农业的内循环格局,以低端传统产业对接绿色、有机、高品质的高端现代需求,发展一二三产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三次产业互为支撑、互相作用的融合发展,实现传统蚕桑产业的“破茧重生”,迈入新丝路。(史伟 徐明泽)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