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港口雄开万里流】 南京港:通江达海“链”全球 铁水联运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
2022/09/07 08:53  南京广电  

  今天(9月6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等组织开展的“港口雄开万里流”网络主题宣传江苏站活动正式启动,近20家中央、省、市级网络媒体首站走进南京港,感受这一江海中转、铁水联运重要枢纽的全新风采。

  南京港现有龙潭、新生圩、仪征和七坝四个主要港区,码头泊位61个。2018年5月,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正式投入试运行,南京港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可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10万吨级海轮减载抵达。

  南京港集团副总经理狄锋向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记者介绍:“通过中间机构测算,我们一年给南京市的GDP带来800亿到1000亿的水平,特别是这两年疫情期间,我们保证国家重点物资的畅通,铜精矿装线已经是全国第一,去年完成了360万吨铜精矿的进口。”

  2021年,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行,这标志着龙潭港区真正实现了铁水联运的硬联通,打通了铁路进港的“最后一公里”。

  南京晟海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时青松告诉记者:“一整列满载的集装箱53车106T的标准箱,可以一次进站、一次作业和一次发育,目前作业效率也是达到了每小时15个标准箱,相对公路而言物流成本更低,相对于水路我们周转相对更快,周转效率相对水路提高了2倍,物流成本相对于公路降低了1倍!”

  据了解,目前,南京港航线密度超过每周200班,内贸干线与支线衔接服务效率达长江第一;铜精矿、原油、化肥等重点物资长江内市场份额占比均达50%以上,铜精矿中转量稳居我国首位,化肥出口量位居长江第一。开通中欧回程班列以及龙潭至上海芦潮、安徽、江西、浙江等地铁水联运班列,首创精煤35吨开顶箱“铁水联运+集散转换”新模式,成为国内煤炭清洁运输的典范。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记者 侯轩 刘传旺)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cj.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