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科技小院里谱写农业“大文章”
2022/11/18 09:30  南京广电  

  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选出28个最美科技小院,江苏如皋黑塌菜科技小院、吉林和龙桑黄科技小院等榜上有名。科技小院是针对农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种培养模式,高校和科研院所把教室和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和农业“零距离”接触,引导科技工作者把“文章写到大地上”。今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确定对全国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中央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科技是动力,人才是关键。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达7.23万人;农业领域新晋两院院士46人,234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有农技推广机构5万个,约50万人。这组数据充分说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业高层次人才大有可为。

  练好农业科技的“基本功”,才能念好新时代的“致富经”。在江苏东台西瓜科技小院,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技术人员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让小西瓜有了大变化,实现“颜值”与“内涵”的双提升。科研团队创新种业“芯片”,精心选育出8424、全美4K、麒麟等众多西瓜新品种,栽种过程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做到对症下药,实现规范管理。西瓜上市后口碑炸裂,成为炎炎夏日里“吃瓜群众”争相追捧的网红爆款。一次科技与农业的“双向奔赴”,真正让大棚里的西瓜“火”起来,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科技小院虽“小”,肩负的却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乡村要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础。通过农业“搭台”,科技“唱戏”,让农业科技“从田间来,到田间去”,从而更好推动涉农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在江苏江宁水稻科技小院,科研团队利用南京未来科技城上秦淮湿地片区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建设了200亩示范展示基地进行稻田综合种养,并配有农业物联网、农用无人机、遥感、5G、大数据等“硬核”力量,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技术人员还因地制宜,大胆引进了优良食味水稻、克氏原螯虾、淡水澳龙等新品种,实行稻虾共养,开展生态种植,成功摸索出集成稻田综合种养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如今,上秦淮稻虾米已成为深受市场欢迎的“金字招牌”,在当地供不应求。

  喜看稻菽千重浪,田畴沃野丰收忙。收获时节,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里,科技工作者们正撸起袖子、卷起裤管,在农业生产一线刻苦攻关、矢志创新,以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杨俊)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