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亚运场馆与市民亲密接触,让六旬老人成了运动达人——杨奶奶:我打开了一扇运动之门
2023/09/19 21:12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在线9月19日讯(记者 王晨辉)年过六旬,杨婉玲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扇运动之门。

  今年67岁的杨婉玲,家住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高桥小区。这里离奥体中心场馆群、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等亚运场馆都不远。

  去年,杭州亚运会竞赛场馆和训练场馆陆续向公众开放。为了弥补年轻时想参与运动又没有条件的遗憾,杨婉玲开始走进场馆,越练越上瘾。

  杨婉玲清楚地记得去年7月22日这个日子。那天,萧山体育中心体育场塑胶跑道正式对外开放。从那以后,她几乎每隔一天,都会来这里散步、慢跑,结交了不少朋友。

  “起初是别人带着我跑。后来,我又带着别人跑。慢慢地,我们就不满足于简单的慢跑,希望能参与更多运动。”杨婉玲说,萧山体育中心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场地设施,每天都有免费开放时段。再后来,瓜沥和临浦场馆开放了羽毛球、篮球等场地,她也会经常去打球、游泳。通过一年多的运动,杨婉玲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一些小病小痛也随之消失。

  “刚开始,我们还担心进场馆会设置一些障碍,但去了之后发现,一切都很方便。各个场馆推出了多种预约服务,电话、微信群等都可以预约。”杨婉玲说。

  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杨婉玲学会了游泳;在萧山体育中心体育馆,她提升了羽毛球、乒乓球的技术;在国博壁球馆,她体验了之前未曾接触过的壁球……“现在,运动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杨婉玲说。今年夏天,她报名参加了2023杭州市全民健身日线下挑战赛,体验了多项充满趣味和挑战的项目。

  原来就热心于组织社区活动的杨婉玲,在自己爱上运动之后,自然想要带上大家。此前用来组局的微信群变了“画风”,成了杨婉玲的运动号召群。

  一开始是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打球、游泳,后来组织球队比赛。如今,杨婉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运动组织者。

  杨婉玲还多次作为市民代表,受邀考察亚运场馆,并提出了意见。

  “在我们的建议下,萧山创新了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瓜沥文体中心、临浦体育馆、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通过政府采购招标,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样化经营的新机制,使公共体育场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比如瓜沥文体中心,场馆在接待市民运动的同时,还同步开展篮球、羽毛球少儿培训,丰富当地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杨婉玲告诉记者。目前,萧山区8大亚运主要比赛场馆均已免费或低价开放,并接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为老百姓带来家门口的体育红利。

  杭州亚运会开幕在即,全城运动氛围愈加浓厚。杨婉玲相信,这场体育盛会将更好地带动全民健身,亚运会后的场馆会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参与运动的市民也会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会更高。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