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蝶变这五年丨徐州把“定位”变成“地位”!
2021/09/19 19:45  徐州发布  

  “十三五”期间,徐州把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四个中心”,努力把中心城市的“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

  “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城市枢纽地位更加稳固

  展开徐州的交通路网,令人心潮澎湃。

  徐州先后建成郑徐客专、徐宿淮盐铁路、连徐客专,高铁实现了由单一京沪通道向“木”字形网络转变,高铁运营里程390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城市轨道实现重大突破,成为淮海经济区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建成运营徐州地铁1、2、3号线,地铁通车运营里程达64公里。

  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一环五射两纵一联”总体格局,总里程达到464公里,实现县级节点全覆盖,80%左右的乡镇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网。

  结合高铁建设,建成投用徐州东站、睢宁站、观音机场站、邳州东、新沂南等综合客运枢纽;建成使用徐州东动车运用所,高铁(含动车)通达度位居全国前列……

  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徐州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稳固、交通枢纽的优势更加凸显。

  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米”字形高铁枢纽已开通6个方向,高铁通达全国25个省会城市,公共交通迈入“地铁时代”,淮海经济区“龙头”作用进一步强化。

  公共服务功能完善

  城市辐射力持续增强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的区域医疗中心地位已经显现。

  徐州医院门诊人数40%来自省外,去年达6500多万人次,超过山东济南5000多万人次,超过安徽合肥4000多万人次。

  “到徐州看病”已成为周边城市群众的首选和习惯,全市基本医疗卫生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位。

  截至2020年底——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52家;

  全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59392张;

  全市卫生人员总数92711人。

  卫生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列南京、苏州之后,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城市居首位。

  目前,全市拥有三级医院24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家,居全省第二位,与苏州并列全国地级城市之首。

  拥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10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引进20个临床专家团队,建成吴孟超、董家鸿等14个院士工作站及国医大师工作站3个。

  过去五年,徐州全力推进中心商圈、东部商圈、中东部商圈、南部商圈、新城区商圈建设和发展,快速增强商圈核心竞争力和对外辐射力。

  “十三五”期间,徐州全市商贸辐射半径超过150公里,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过30%。

  辐射半径超过150公里是什么概念?超150公里,向东辐射到宿迁、向西辐射到商丘、向北辐射到济宁、向南辐射到蚌埠。

  目前,瞄准大城市能级自主规划,徐州已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徐州2049空间战略规划研究,立足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做强先进制造业高地,做强现代物流、现代中心商圈,做强教育、科技、金融、文化、医疗卫生事业,高起点规划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商圈、高端旅游目的地,以及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会展中心、科技中心等功能性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的品质和能级。

  区域协同步伐加快

  中心城市地位愈发凸显

  40公里!30分钟!2019年11月30日,徐宿快速通道正式通车。

  至此,徐州和宿州两地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由“互联互通”向“快连快通”,由“一体发展”向“同城发展”,由“产业协作”向“全域协同”。

  宿州主动融入徐州,力度空前,该市将“全面对接淮海经济区,促进协同发展”列为政协1号议案。

  伴随着徐宿城际公交正式开通,两市还签署了《共建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铜山区和宿州埇桥区、泉山区和萧县,以及两市的交通、生态环境、教育、卫健、医保等部门都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

  自2018年12月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淮海经济区内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城际间断头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19年1月,贾汪区到枣庄市台儿庄区跨省公交线路开通;

  2019年3月,徐州至安徽萧县城际公交901路在徐州、萧县同步开通运行。

  7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官方发布《淮北融入徐州都市圈》一文,宣布淮北市人民政府与徐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徐州签订。

  今年2月,S101淮徐快速通道开工建设。该快速通道通车后,从淮北东外环与北外环的连接处出发,可直达徐州市区。

  除了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大文章”至关重要。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作为淮北与徐州对接的“排头兵”,淮北市委、市政府也将段园镇作为淮北“飞地”和徐州“近邻”,吹响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发展“集结号”。

  依靠徐州辐射,淮海经济区城市深度嵌入徐州发展,协同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站在“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

  徐州正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

  奋勇前行!

  文字:孟丽

  图片:王鑫 许晨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