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要报|加快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实施
2023/03/10 09:22  新华传媒智库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日益关键和紧迫。特别是面对现代科研活动正呈现出深度交叉、跨界融合、利益多元和系统复杂等新特点,高校更需加快实现科技创新的建制化,更加有效且高效地组织科研,以便更好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强化科研顶层设计,明确有组织科研的战略方向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就是要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立足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将科学研究回归到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人民需求上来。因此,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推进,以问题为导向凝练重大科研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制定任务书、组好路线图、捋顺时间表。

  高校强化面向国家战略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要着力“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在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上下功夫、在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要着力从被动科研向主动科研转变,推动学科“大交叉”、组建“大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不断开辟科研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变革科学研究范式,促进有组织科研实施方式的迭代升级

  鉴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必须依赖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高校的科学研究范式必然要以有组织科研为改革目标,进行重大调整和深刻变革。一是在科研组织思路上,要打破在研究习惯、研究方式、研究路径等方面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将科研工作者个人的研究方向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相结合,寻求个人学术与有组织科研的平衡点、契合点。二是在科研组织形式上,要借助交叉融合、资源聚集的矩阵式科研组织结构转变,提高科研效率,形成科研攻关整体合力。三是在科研组织路径上,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设大纵深、跨学科的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研发体系,并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贯通发展的研发体系。

  培育汇聚创新人才,打造有组织科研的高水平研发队伍

  围绕科学技术创新,高校必须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评价等环节不断改革完善,营造各尽其能、各展其才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是畅通人才选拔渠道。通过揭榜挂帅、鼓励能者上、智者上,吸纳优秀人才在有组织科研体系中担当大任。配套人才支持政策,完善人才准入制度,对具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才增设选拔晋升通道,打造一流科研团队。二是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多元激励机制,最大限度释放科研人员潜力和创新力,发挥团队负责人的头雁效应,创新科研人才聘用、考核、待遇等机制,为稳定人才队伍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方面采取业内同行评议为主,业外专业人士、第三方评价等为辅的多元评价主体,科学匹配科研评价标准与科研贡献程度,将科研任务目标分类细化为可操作、可追踪、可评价的多级指标,建立成果合作共享机制,调动科研人才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

  加强高端科研平台建设,打造有组织科研的创新高地

  高校的科研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有组织科研提供平台支撑。一是加快推进科研“新基建”,夯实有组织科研基础。多措并举推进科研平台分层分类建设,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高端智库等高端科研创新平台。积极推动科研平台的数智化转型,加强平台之间的实验设备、大型仪器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促进大团队的形成、大项目的承担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二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强化有组织科研力量。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打造创新型高质量科研平台矩阵,形成有组织的科研力量,增强科研创新平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完善科创平台评价机制体制。围绕目标任务,细化指标体系,从平台定位、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成果应用等方面分类梳理综合考量,完善平台建设管理评价机制体制,以有组织科研推动平台高质量建设和精准化管理。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提升有组织科研的成效

  开展有组织科研,就是要把成果转化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成果、科学技术真正落地转化,服务于生产生活,努力使科研成果价值实现最大化、实体化。一是发挥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功能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有组织科研,汇聚高校、企业和社会力量,把科研成果高质量创造和高效益转化贯通起来,充分释放科学技术红利,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二是打造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混成组织”,推动“产学研协同”向“产学研融合”转变。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形成高校与企业创新合力,建立稳定有效的合作关系,畅通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实现“从1到∞”的成果加工和实践转化。三是构建有组织科研的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文件,进一步下放高校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王启(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沿海发展智库特约研究员)

标签:科研;高校;科研平台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