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
2023/03/31 11:3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是新时代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要求和使命,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推进和提升。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要注重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从未中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检验、历史发展的沉淀和升华,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突出体现在“两个结合”的明确提出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系的深刻认识,客观上也提出了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时代要求。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炼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并以此为着力点和切入口,推动二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造性结合。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要善于总结和升华超越时空的人文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往往凝结着对社会和人本身存在发展规律的深邃智慧和情怀,展现的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人文价值,其生命力很多时候也正是通过贴近或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文精神体现出来。人文精神并没有随着技术进步而褪色。在当代,虽然人类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升,但因战争、环境、宗教信仰等问题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事件却不时出现,如何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更好地促进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进步成为普遍关注的时代问题,是否重视对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成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政权合理性的重要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政在养民、义先利后等治国理政思想,文以化人、文以载道、弘道养正等文化建设思想,以道制欲、不为物使、俭约自守等修身方面的思想,天下公义、兼容并蓄、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对外交往思想,都具有超越时空的人文价值,可以为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和国家间交往提供很好的人文精神滋养和参考价值。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要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特的家国情怀,不断激励着中国人为国为民而奋斗。文化自信自强,就是对自身文化渊源及其内在价值的充分认同和积极践行,表现为对文化发展进程的理性认知,对文化发展成就的崇敬自豪,对文化发展能力的科学把握,对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希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国的文化自信自强基于丰厚的文化底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文化自信自强的根本所在。近年来,通过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诸如北京冬奥会上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等文化展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就要使人们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地崇敬和认同,增强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更加自觉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从而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的客观要求。青少年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实现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观,也有助于更好地在新时代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做好面向青少年群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是要注重知行合一,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对话历史、感悟文化、体味文明,促进其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要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以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是近年来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的新趋势,通过创新形式载体,将传统文化教育巧妙地嵌入短视频、虚拟现实等现代文化形态中,打造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和青少年特点的文化产品,有助于拓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庄 祺(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2SJYB1960〉研究成果)

标签: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