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智库专家谈|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2022/12/27 09:54  新华传媒智库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表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整体部署。职业教育要与其它层次教育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中组成可持续的循环链条,须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内涵,补位地方科技创新环,拓展科技创新内容。

  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内涵

  高质量科技创新需要更为健康可持续的创新人才结构体系支撑。只有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两者关系内涵,才能推动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在满足企业生产基本需求基础上,通过发现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运用科学方法在开发制造工艺、优化生产流程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提升生产绩效,推动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以技术创新应用推动科技发展。

  职业教育要适应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职业院校应从传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向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培养学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发现问题、挑战困难的良好心态,以及正视这种挑战并去解决问题的意识与意愿;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能综合运用专业技能知识和科学的方法、逻辑,选择问题的解决方向、解决步骤、解决方法,并将结果用规范的语言和知识表达。

  科技创新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通过围绕产业一线、生产一线开展应用性技术创新研究,能为教师提供创造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能较快提高其开展应用性研究的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迭代周期加剧缩短,职业教育须前靠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思维

  现阶段,职业教育圈内外人士普遍对职业院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存在认知误区,将科技创新工作置于职业教育发展可有可无的部分。应答融入地方科创、培养创新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协同发展新使命,需要职业院校树立新时期职业院校科技创新工作“应为、能为、善为”的新发展思维。

  “应为”思维奠定职业院校科技创新的行动认知。“应为”思维是应适而为,科技创新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类型定位的基本追求;“应为”思维是应需而为,科技创新是职业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必然需求。

  “能为”思维奠定职业院校科技创新的行动基础。“能为”思维是职业院校具有科技创新的人才能力,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大批博士、教授等高水平人才进入职业院校,已初显人才规模效应。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为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

  “善为”思维奠定职业院校科技创新的行动路径。“善为”思维是坚持以技术应用性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进程,提升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善为”思维是坚持以科技创新嵌入地方创新发展的基础环。

  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路径

  职业教育要立足发展新使命,通过优化治理结构、开展有组织科研、强化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一是优化治理结构,定位地方科教创新链的关键环。建立符合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多元主体科技治理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基础和优势,围绕政府、学校、企业、教科研人员等主体的利益共生点,建立政行校企多元主体参与的科学、高效的治理机构,将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纳入到统一的治理机构,实现高职教育、科技、人才的有效贯通。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作为江苏省第一所高新区办学高职院校,探索出的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担任理事长,学校主要领导、相关副区长担任副理事长的学校理事会治理机制,实现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经验可借鉴推广。另一方面,坚持应用性研究的创新定位。职业院校要集中优势科教资源,面向地方积聚性产业、重点规划产业等领域,开展技术应用性为主的创新研究。

  二是夯实有组织科研,卡位地方科教创新链的服务环。主动变革,改变传统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科研范式,打破内部行政壁垒,汇聚资金、人才、政策等优势资源,提出持续性研究的主攻方向,实现重点领域重点突破。以科研平台为载体,推动有组织科创服务。职业院校应积极与政校企共建科研平台,聚焦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共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三是强化人才流动,构建地方科教创新链的微循环。强化职业院校高水平人才向企业、政府一线流动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有效路径。为教师提供各种一线实践机会,进一步变革创新教学、教法、教材,提升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职业院校集聚了一批跨学科、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他们走向技术一线、产业一线、基层治理一线,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在应用性研究方面实现创新突破。遵循人才价值最大化原则,在人才编制、薪酬、职级、职称、价值共享等方面改革探索,形成职业院校人才在科学研究、价值评价、技术转移转化等科教创新链的微循环。

  华冬芳 蒋伏心(作者单位分别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标签:科技创新;职业院校;职业教育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