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3/31 11:16  
 

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苏州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聚力推动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市域集聚,不断拓展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业态布局和空间格局。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融合互动,

优势产业能级跃升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在集聚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创新带包括了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6座城市,以约占全国0.4%的区域面积,承载了约占全国4%的人口,并贡献了全国近10%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中有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前10位。

苏州作为创新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深度对接上海、南京,共同推动G60科创走廊联动,全面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印发《关于全面实施苏州“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机制。2022年,苏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28万亿元,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拥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子3个千亿级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跃居我国第一方阵,以工业软件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建设稳步推进。作为苏州重点发展的“一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2188亿元,拥有高端医疗器械一个千亿级产业,创新药物产业位于全国前列,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同处于全国第一方阵。这就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在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布局,构建产业发展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地标产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此外,在大飞机、光伏太阳能、智能传感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前沿新材料、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苏州还积极联合打造链条完善、辐射能力强的世界级优势产业。

市内全域一体化下产业统筹发展,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

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是统筹市域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推进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然选择。

目前,苏州各板块逐渐形成了既有上下游联动,又有细分领域差异的实体产业发展格局。张家港市推动新能源、特色半导体、智能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产业创新集群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常熟市打造汽车、新能源和声学三大产业创新集群,积极探索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融合发展路径。太仓市聚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大主导产业和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加速推进“5+5”产业创新集群和新兴服务业细分领域发展。昆山市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吴江区打造先进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吴中区重点打造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创新集群。相城区着力打造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姑苏区精准定位发展数字创意、高技术服务两大产业创新集群,实施“百强千企”培育等“六大行动”。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引领的产业创新集群。虎丘区重点打造光子、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集群,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聚焦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与合作创新,将丰富的产业、科技、人才资源进行融合,在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过程中,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形成有序分工的区域创新体系。重点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分工打造苏州产业创新体系。在创新链方面,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及产业转化的创新格局,促进以苏州实验室、苏州医工所、先进成果转化中心等创新策源平台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向全域转化;在产业链方面,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形成跨区域产业内分工,探索共建促进产业内部联动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业联盟;在价值链方面,围绕研发总部、生产制造基地、贸易销售功能性总部、综合性总部经济等价值创造环节形成有序空间集聚。

二是加强创新资源的跨区域转化对接。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往往集聚在上海、南京等城市。要创造条件、不设障碍地促进创新资源平台的共建共享和创新项目的跨区域发展。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为契机,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全球性总部平台、研发中心、高校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合作。促进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合作对接,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创新溢出效应,联合打造共建共享的国家级实验室平台。

三是构建产业协同匹配的创新空间布局。以苏州开发区开放创新发展改革为契机,借鉴工业园区先进管理经验,整合区位相邻、产业相近、规模较小的功能园区,探索区县内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体的“开发区+功能园区”模式,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集群的开发区发展新格局,为科创资源集聚、优势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要素保障。

季丽 王红马(作者单位分别为:苏州市委党校、苏州市相城区委党校)

标签: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