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丨马萧林:文博人以开放思维 让文物潮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2022/03/10 14:21  央视新闻客户端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最后一场“委员通道”开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就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活起来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马萧林表示,近年来从央视《国家宝藏》的播出到《只此青绿》的出圈,再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的火爆,足以看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待,也促使文博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跨界合作,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使得文物能够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他觉得这些成功的案例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深挖内涵,让文物“潮”起来,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河南博物院推出考古盲盒,把考古代表的传统与盲盒象征的时尚结合起来,然后碰撞出火花,使得大家能够感受到发现文物的这种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

  二是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唐宫夜宴就是从展示的文物当中获得了灵感,让彩绘陶俑幻化成唐宫少女,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不少网友惊呼,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

  三是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新技术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古今对话变得真实可感,新媒体又让文化精品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传播出去,形成网络顶流,引发公众围观。

  马萧林表示,他相信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下,文物将不再是尘封的历史,会变换出更多鲜活的姿态,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微信图片_20230412112324.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