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云访谈|回归本源,下好育人“一盘棋”
2022/03/09 09:03  交汇点新闻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江苏是科教大省,人才培养问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分享来自实践的人才培养“答卷”。

  主持人:立德树人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学校如何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熊思东: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将立德树人作为苏州大学的立身之本,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魂逐梦”工程为统揽,凝聚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四种力量”,实施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研究生“成才支撑”计划“两个计划”,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体做法有:创新思政教育载体、配齐思政教育队伍、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施卫东:南通大学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织好立德树人工作网,打好培根铸魂组合拳,不断谱写好人才培养新篇章。一方面,学校将“三全育人”改革列入工作要点,统筹规划十大育人体系,明确综合改革路线图,层层压实育人责任,推动形成全校育人工作“一盘棋”。另一方面,学校以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把加强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标志性工程,从选、引、转、兼四方面加快补充思政课教师,配强队伍。各专业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开展“课程思政主题活动月”,交流推广经验做法,营造人人重育人的良好氛围。

  主持人: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回归本源、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如何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熊思东: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有用之才,路径是回归本源、创新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一直以来,苏州大学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卓越人才,希望学生既具有远大志向、创新精神与全球视野,又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创新人才培养载体,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构建贯通培养机制,完善双创教育生态,推动国际合作育人。我们积极建设人才培养特区,多措并举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尤其是建设文理交叉融合的敬文书院,文史哲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唐文治书院,新工科书院——紫卿书院、智工舍,新医科书院——博习书院,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施卫东:南通大学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内涵式发展。我们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推动由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的转变,积极布局体现“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文理、理工、医工的交叉专业,持续改造和调整传统学科专业,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探索构建学科交叉、特色明显的本科专业体系。学校构建完善“全程、立体、多元”的实践育人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并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今年起,学校将在部分学院开展大类招生,实行1-2年宽口径培养;推动19个专业实施辅修专业培养,拓展学生发展路径;强化协同机制,支持8个产教融合专业深入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促进工程教育改革。

  主持人: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熊思东: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学校以一流学科的原始创新为牵引,以优势学科的聚焦发展为高峰,以新型交叉学科的着力探索为突破,努力构建一流特色学科体系和创新生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我们依托一流学科培养研究型拔尖人才,依托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比如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以国家试点学院为试验区,建立健全全链条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据统计,53%以上的苏州大学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许多毕业生投身航空工业等国家重点行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移动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加快学科产业对接、产业急需人才培养,学校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面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应用学科发展拓展空间,构建“人才培育储备、前沿先导研究、新兴产业转化”三位一体办学格局。

  施卫东: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关键职能体现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南通大学紧紧围绕国家和南通地区重点产业发展领域,优化学科布局与结构,围绕新兴和交叉学科,为创新人才培养打造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开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儿科学等新专业。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共管产业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紧密对接产业链。今后,学校将全面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围绕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的培育模式,加强系统训练,坚持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为基础,建设优质联合培养基地,设立联合培养项目,支撑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培养。

  监制高坡尤健

  策划任松筠冯海青孔德信

  统筹高伟唐澄

  记者王拓

  后期穆怀佳

  技术支持方蓉蓉孙甲飞徐航谢楠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