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三省一市党报联动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化合作整体升级——“新势力”锻强“新实力” “新赛道”跃升“主赛道”
2023/03/11 07:56  新华报业网  

  全年产销实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势头依然迅猛。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全国每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产自长三角地区。

  釜底加薪、趁热打铁。今年以来,在“全力拼经济”背景下,长三角多地持续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驶上“快车道”。在这个明媚的春天,新华日报联动解放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分别走进当地新能源汽车企业,见证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原之上再攀高峰”,共同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江苏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代表:

  资源共享产业共兴鼓励头部车企并购

  2022年,江苏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8.7万辆和66.8万辆,同比增长175%和169.7%,占全省汽车产销比例分别为41.8%和41.5%,呈爆发增长势头。高速增长背后,是去年全省2500多家规上汽车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283.6亿元,利润总额达446.3亿元,江苏由此再次夯实自己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基石”地位。

  在江苏盐城,400余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前来落户的理由,是长期扎根于此的悦达起亚已经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整车制造基地。“悦达集团积极顺应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策应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以整车制造为核心,打造汽车产业全链条生态体系,以‘同喜悦、共发达’的企业文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开放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不断深化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介绍,近年来悦达起亚加快实施新能源转型和出口战略,推出的K3、EV等多款新能源车型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响。

  从长三角出发,参与全球竞争。悦达起亚借力长三角一体化,自今年起量产新能源明星车型EV6,同时带动盐城港大丰港区提能升级,与上海港、太仓港形成联动效应,共同助力扩大整车出口规模,全年计划出口7.5万台,并将从2024年起每年出口10万台以上,未来10年总出口量将达到95万台。同时,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产业协同效应,悦达起亚与华人运通(上海)公司实现产能合作,生动诠释“研发在上海、产业化在盐城”,首款量产车型高合HiPhiX成为2022年国内5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细分市场销量冠军。不仅如此,公司参与设立的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还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平台。

  虽然以悦达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张乃文看来,当前整个汽车市场的产能利用率仍然偏低,产能过剩风险日益凸显,企业多而散、大而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新能源领域,近年来涌现出数百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实力参差不齐,真正走进广大消费者视野、有一定市场认可度的仅有蔚来、理想、小鹏等不到10家车企。另外,部分传统车企对车市预判过于乐观,盲目扩大产能,随着车市竞争加剧,销量增长乏力,部分品牌已经关停倒闭或退出中国市场,造成大量产能浪费。

  中国乘联会统计数据也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2.47%,处于产能严重过剩区间。在此背景下,部分造车“新势力”又热衷“跑马圈地”,盲目规划建设的现代化生产工厂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其中,已有部分企业因资金不足、技术力量不强、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正面临着寻求重组和改善经营的境遇。

  对此,张乃文建议,应鼓励和引导头部自主品牌车企兼并重组产能过剩企业。他认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可统筹研判头部车企的研发、资金、销售等资源优势,确定企业白名单,鼓励白名单企业根据自身战略部署,在不增加区域产能规模的前提下兼并重组行业过剩产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向优势主体集聚,遏制行业产能盲目扩张,盘活闲置资产资源。

  同时,为做大做强国有经济,防止国有资产损失浪费,张乃文还建议借鉴宝武钢铁兼并重组的成功经验,鼓励头部央企与地方整车制造企业兼并重组。对于头部车企兼并重组事项,建议按照原有汽车产业政策要求,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实施备案管理,或者简化审批流程,由国家发展改革部门优先给予窗口指导,推动相关项目抢抓发展机遇,尽快建成投产并达产达效,培大育强我国汽车“巨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澄

  零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懿艳代表:

  抢新赛道育新动能 助力产业行稳致远

  这些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推进,长三角造车“新势力”也在蓬勃发展,正向更高阶的“电动+智能+生态”智能汽车全速前进。“在此过程中,上海应该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零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懿艳建议,上海要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在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新赛道,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有分析认为,培育壮大新动能,关键因素是两点:一是布局新赛道,抢抓万亿元甚至是十万亿元前景规模的大赛道、主赛道;二是靠终端带动,抢抓具有技术主导权、标准定义权、价值分配权,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大终端。

  刘懿艳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占全”了这两个关键要素。一方面,以电动智能网联为特征的汽车新赛道正在加速构筑,除带动钢铁、石化、橡胶等传统产业外,还会带动芯片、传感器、电化学、软件等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将是融交通、通讯、娱乐、办公、社交等功能为一体的大终端,会带动新零售、娱乐社交、出行服务、网络安全等生态共建,以及智慧交通管理、智慧城市运营等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同步发展。而她所在企业,正是抓住这一关键节点,聚焦智能车技术底座研发,为整车企业提供智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成立近3年,零束科技快速聚集1700名汽车智能化高科技人才,为智能汽车发展赋能。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需要一代又一代高精尖技术领军人才,从最初的应用软件场景开发,逐渐深探到底层操作系统等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对应人才的专业背景也从现有的以应用学科为主,逐步扩展到基础学科。”刘懿艳说,从现状来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基础学科人才数量少、底子薄,不利于行业往纵深发展。

  刘懿艳建议,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学研”形成合力,夯实创新融合平台,丰富合作形式,完善“政府—高校—产业—金融”科研成果孵化生态链;促进产业人才与高校人才“双向流动”;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就跨学科、跨领域项目开展联合攻关。

  此外,在相关高校加快开设智能车辆工程学院或专业,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加大力度培养掌握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复合型人才,加快补充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产生的人才缺口。

  刘懿艳建议,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卡脖子”技术,加强对高校相关基础学科建设的政策扶持和基础投入,设立专项激励,支持高校在数学、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汉语言文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关键战略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谈及长三角造车产业的未来,刘懿艳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产业链长、技术及资本密集等特点,长三角一体化有利于更好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效快速发展。通过合理布局产业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动长三角区域内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形成智能汽车创新集群。

  因此,可以在长三角构建一个以上海为龙头的协同创新体系——在产业链前端重点突破关键技术,为发展积累技术优势;在后端,重点在移动出行、金融、汽车后服务等新业务上发力,为转型创造市场空间;在中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集成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通过全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形成“以数据驱动发展”新动能,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解放日报记者 洪俊杰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委员:

  锚定“双碳”加快转型天空将变得更蔚蓝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消费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去年出口新能源汽车67.9万辆,同比增长120%,连续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具有几个特点:第一,战略清晰、方向明确、目标具体;第二,执行、推广、实施严格有序,管理很好;第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始终围绕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的生态链进行体系性建设。

  李书福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个循环利用能力在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水平很高,镍和锂的回收再利用率超过95%,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在一个可再生的系统里循环,非常绿色环保。

  作为国产车企的代表之一,吉利如何加速智能化、电动化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当前吉利正以创新引领发展,持续夯实核心技术能力,打造产业链优势,积极推动纯电、混动、甲醇等新能源技术落地。据统计,吉利控股集团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500亿元,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深远,其中新能源人才超1万名,拥有100%自主研发的中国新能源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

  通过合纵连横,吉利积极布局智能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科技“护城河”。比如以入股合资、自研自产等方式,围绕电池技术创新、电池材料、充换电运营、光伏绿电、回收利用等领域,与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生态化布局。

  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生态圈空间广阔,如果你“解剖”一辆吉利汽车,你会发现汽车音响来自苏州,车灯来自上海,而减震零件来自安徽,长三角的产业协同度之高可见一斑。2021年5月底,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来自三省一市共73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响应,涉及电池、电机、车联网、软件等行业上中下游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为首任联盟理事长单位。目前,该联盟已覆盖长三角范围内专用车、氢能、电机、智能网联等会员单位500余家。

  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吉利近年来在多地开展布局,如吉利高性能电驱项目已在江苏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转型集聚区顺利投产,吉利科技集团则选择在安徽宁国投资建设规划年产能12GWh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重要一步。有关数据显示,商用车仅占12%的汽车保有量,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了占全部汽车56%的二氧化碳。李书福认为,商用车碳减排对国家能源安全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一份“关于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的提案,提出加快商用车的低碳转型升级,建议借鉴乘用车积分机制,以全生命周期减碳为目的,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李书福充满信心。他认为,免征购置税等优惠政策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突破和成熟发展,“我们的天空将变得更加蔚蓝,空气质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浙江日报记者 朱承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代表:

  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拓展合作广度深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认可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竞争日趋激烈。长三角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他认为,要发挥好沪苏浙皖地区各自优势,深化产业链合作,聚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整体升级。

  作为安徽本土车企,奇瑞近年来优化产业布局,在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积极“抢跑”。尹同跃表示,奇瑞集团建立了包括整车集成、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开发在内的新能源研发体系,布局了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推出了一批受到市场欢迎的纯电动、混动产品。2022年,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达到23.3万辆,同比增长113%。

  “在产业链布局上,我们与合作伙伴通过联合创新、跨界创新、协作创新等模式,重点布局‘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芯片等领域,致力于在新一代PHEV、双矢量电机、下一代动力电池等领域突破,并推进iCar用户生态建设等,打造绿色产业链和生态圈。”尹同跃表示。

  近年来,奇瑞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企业、院所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据尹同跃介绍,奇瑞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积极合作,打造了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联合创新研究院,打造基础技术研究平台、应用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孵化应用平台。

  “我们还在新能源的‘三电’、安全、材料、智能网联、用户生态等各领域,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通院、科大讯飞、阿里巴巴等长三角地区机构和企业强强联手,构建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创新生态圈。”尹同跃说。

  尹同跃认为,产业方面,长三角产业基础雄厚,覆盖从整车、汽车零部件、芯片到车规级测试的完整产业链条;政策层面,长三角各省市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顶层规划设计到消费端、招商端的各种支持政策,全方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技术方面,长三角地区是国内创新要素最集聚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高校和人才资源储备;市场方面,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用户消费能力强,新能源汽车接受度高,市场广阔。

  “长三角车企应一方面加大关键技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产业联盟合作、跨界合作和生态圈合作,创新产业链模式、交通出行模式、用户服务模式等。”尹同跃表示。

  围绕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尹同跃建议全面深化产业链合作,从上游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到中游整车制造,再到下游的充电服务以及金融、租赁、二手车交易和维修回收等后市场服务,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沪苏浙皖各有优势,应聚力推动产业集群整体升级。”尹同跃认为,上海作为全国经济贸易中心,创新能力强,国际和行业龙头整车企业较多;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整车产品特色明显,零部件产业配套齐全;安徽作为资源丰富型省份,劳动力资源充沛,国内诸多车企扎根,已经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浙江数字经济优势明显,推广应用走在全国前列。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大小企业应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

  安徽日报记者 王弘毅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