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建议诞生记|刘庆:工科高校设“门槛”,教师需有产业经历
2023/03/09 13:19  新华报业网  

  “目前,我国存在‘学生就业难’和‘企业觅才难’共存的尴尬局面,两者供需不平衡。提升高校工科类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十分迫切。”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带来关于把企业工作经历作为工科类高校教师任职资格基本条件的建议。

  刘庆总结国外经验发现,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转移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本质。德国要求工科类大学的教授不仅要具有学术能力,还要有5年企业工作经验;法国的工程师教育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日本的科研人员在产业界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可获得正式编制到大学任教,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

  “但在国内,企业很难找到高层次人才。”长安汽车集团的一名副总曾向刘庆诉苦:一名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来集团面试,回答的汽车发动机原理是10年前停产的一款产品原理,这说明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产业现实严重脱节。“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工程专业是全国翘楚,但专业前20%-30%的学生纷纷选择转专业,老师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专业引导作用。”刘庆表示,大多数工科高校并没有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当成主要任务,高校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比例不超过10%。

  当前,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已被列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高校授课内容与产业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都严重影响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刘庆建议,严格工程类高校教师的聘用准入条件,将兼具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员吸纳进学校任教,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教师全面掌握了企业所需人才的各项能力,才能针对性地提升学生能力提升,彻底解决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

  刘庆建议,将具有一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作为工科类高校教师任职资格的必备条件,提高高校教师工程经验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快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龙头企业的最新技术和生产实际,将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也应该是落实二十大报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支撑高质量发展”重要精神的重要举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张宣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