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长江水下50米,他们要把长江底“冻”住
2023/01/20 13:03  新华报业网  

  最近,南京市新济洲岛旁边的长江底被“冻”住了。

  长江水下150米处,中建八局南京市新济洲过江供水工程智慧监控室里,监控数据推测:1月17日江底冻土断面由内往外扩伸2厘米,冻土温度已达到-13.2℃。“这个推进的效果挺好,再过两个月江底处盾构刀盘断面就可以完全冻住了!”项目负责人李海欣慰地说。

  长江底下为啥要冻住?如何被冻住?

  1月17日上午,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前往新济洲过江供水工程,走入江底50米深处,一探究竟。

  长江下50多米,盾构机趴窝了

  新济洲供水工程是南京市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建成之后将成为江宁区的应急备用水源,保障市民饮水安全。站在江宁滨江开发区长江边,寒风凛冽,气温只有0°C左右,感觉这里比市区温度要低1-2℃。不远处的新济洲岛已实施保护措施,不对游人开放。

  项目负责人李海介绍,新济洲上的凤凰湖水系是江宁区的备用水源地,一旦江宁区现有水源受到污染,可立即启动应急备用水源,通过供水管廊输送至滨江水厂,可以保障江宁区三天的供水量。工程需要在长江底下建设1945米长的隧道,建成后将在隧道内装设3根直径1.4米的输水管、过江电缆以及光缆。

  虽然跨江管廊并不行车,但是穿越长江难度可想而知。为此,中建八局特意启用了盾构“老把式”李海。1982年生的李海2006年就在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干过6个月,之后他从北到南,在祖国的大江大河里穿越,包括沈阳的浑河、北京的潮白河、天津的海河和南运河、南宁的邕江,都曾是他“战斗”过的地方。

  “我想过这个工程挺难的,但是我没想到这么难!”李海说。2020年底工程开始施工,预计廊道工期一年半。然而在隧道掘进的日日夜夜里,“拦路虎”频出。从穿江盾构设备选型,到复杂地质掘进,再到“江底带压换刀”……项目已经遇到了8大困难,而且几乎越来越难以攻克。

  最大的困难发生在2022年中,当隧道掘进到长江底下最深处51.53米时,盾构机“罢工”了。从长江里的“烈山”下面穿越时,盾构机遇到严重的碎石地质,泥浆管被碎石堵塞,刀盘上的42把刀具几乎全被石头打坏,无法往前掘进。

  在这之前,其实盾构机已经“带压进舱”换过四次刀具,这也是业内比较常见的换刀方式。但是现在位于长江水下50多米,水压高达5.0bar,而且此处江底的地质“软硬不均”,盾构机掘进断面上部1/4是细砂,下部3/4是碎石,“带压换刀”非常凶险,极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怎么办?

  给盾构机换刀片,他们要把江底冻住

  盾构机有一个特性,一旦下井,便不能调头,从此它就只能有一个方向:向前!如果问题解决不了,那么盾构机和隧道只能被埋在江底。

  起初的20多天李海焦虑到无法睡觉,每天沿着滨江带一圈一圈地走路,想着哪些人哪些工程可以去取经。软硬不均段掘进施工困难,2022年3月3日至2022年8月23日多次邀请钱七虎、陈湘生两位院士及业内顶级专家进行指导。后来多次召开专家会,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在长江底下实施冷冻技术,将江底冻住以后,工作人员直接常压进入江底换刀具。2022年11月10日开始,过江管廊开机冻结,对江底实施冷冻,设计冻结时间5个月。

  上午11点左右,在李海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换上工装,一起沿着隧道向江底出发,去看看长江江底是什么模样。

  要想进入施工现场,首先要爬下相当于六层楼的楼梯,然后要经过一条1000多米长的安全人行通道,这个安全通道用钢丝网制作,宽度只有60公分,逼仄难行,记者不得不侧着身子颤颤巍巍横着走。但李海走起来如履平地,一不小心他就把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头。“我们天天走,1000多米单趟也就20分钟吧,你们最少也得半小时”。

  在隧道里有两条直径在15厘米左右的黑色管道,从外面一直延伸到了盾构机所在的位置。“这两条管道一来一回输送的就是冷凝盐水,现在去路温度在-29℃左右,我们正是通过它们实施冷冻技术。”李海边走边介绍。

  记者看到管道外面包裹着厚厚的保温材料,摸上去仍是常温,但偶尔在接缝处,一点点冷冻液流出便结成一块儿冰坨。

  40多分钟之后,记者终于到达了隧道的最深处,也就是长江底下51.53米处,到达盾构机所在的位置。运输冷冻液的管道也从这里一直深入盾构机刀盘,“我们盾构机上打了20个冷冻循环孔,用管路中的冷媒将地层中的热量带走,实现土层降温。”李海说。

  保护江豚,他们选了最笨的办法

  李海介绍,冷冻在隧道施工中很常见,最简单的是从地面竖向打孔进行冷冻,只要45天就可以。但是他们选择了最笨却最环保的一个办法,那就是从盾构机上打孔往外进行冷冻,需要长达5个月才能把土层冷冻。“可以说是为了长江生态,为了长江豚,我们只能也必须选择这个最笨的办法。”原来新济洲岛这段的长江上正好是长江江豚的保护区,市民们经常可以在这里看到成群的江豚,若不采用这种方法,一旦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泄漏,可能影响到长江生态。

  在盾构机驾驶室附近,设置了一个冷热交换箱,24小时作业,循环到土层去的盐水将土壤的热量带回到这里,经过转换后又可以循环使用。机器轰鸣声中,冷冻机组的维保人员孟凡涛正准备吃午饭。

  厚厚的棉袄外面还披着一件军大衣,挡板上放着当天的午饭,仅仅是两块发面饼和一碗咸菜。老孟说,维保人员是交换机的24小时“贴身看护”,一旦有异常需要及时汇报和处理,他和另一个工友轮班,每天在底下工作12小时。“平时有人送饭的,今天厨师轮休回家了,我就自己带了点凑合一下。”老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老孟老家是山东曲阜,他还是孟子的74代孙,不过他已经连续三年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年三十我还是在江底下守着这个机器过年。”

  “放心,我们年三十会送丰盛的年夜饭到底下,陪你一起过年!”李海说。据悉,连续三年春节工程都没有歇工,今年工地上仍然有十五个人坚守岗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文 韩军/视频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