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 华罗庚:用一生推演“爱国公式”
2021/05/10 07:02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清明过后,江南依旧细雨霏霏,位于常州市金坛区丹金漕河畔的华罗庚纪念馆幽静又庄重。纪念馆展厅呈圆形,与外部向四面延伸的墙体构成数学直角坐标系状,华罗庚铜像就伫立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从原点出发,华罗庚毕生都在被他称作“攀登科学高峰的天梯”——数学领域探奥索隐。

  华罗庚铜像旁边摆满一束束鲜花。金坛区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葛巍告诉记者,中间的花束是华罗庚子女向父亲敬献的,其他花束则是金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以及访客自发献上的。“提起华老,每个金坛人都引以为豪。”

  “进箩避邪,同庚百岁”,1910年,带着父母的祝福,华罗庚出生。然而,青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却在贫困中度过。因支付不起学费,华罗庚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退学,初中毕业文凭成为他最高学历。19岁时,因染伤寒导致左腿残疾。走路时,左腿要先画一个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他却幽默地称这种步伐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一双草鞋一支烟,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活命而挣扎”的岁月里,华罗庚像“书呆子”一样钻研数学。“我别无选择。学别的东西要到处跑,或者要设备条件;我选中数学,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几张纸,道具简单。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1931年,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决定破格录取华罗庚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1933年,华罗庚又被破格升为助教并教授微积分课。他的课堂座无虚席,一度成为清华大学的“网红课”。1934年至1936年,华罗庚在国内外连续发表21篇论文,国际数学界为之惊叹。在此期间,华罗庚再次被破格提拔为教员,3次破格史无前例。

  带着“我现在只想如何为祖国争光”的信念,1936年,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求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还未完成学业的华罗庚决定立即回国。剑桥大学教授海尔布伦诧异地说:“东方来的人,不稀罕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你还是第一个。”华罗庚坦诚表示:“我来剑桥大学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学位。”

  回国后,华罗庚任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教授。前方战火纷飞,而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华罗庚每晚都在昏暗的吊脚楼里奋笔疾书,用8个月完成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为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打下基础。

  半生风雨飘摇,归来仍是赤子。1946年9月,华罗庚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正教授。1950年,华罗庚选择第一时间回国。“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归国途中,华罗庚写下一封长达2000多字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这一年,华罗庚、朱光亚、邓稼先、叶笃正等千余名留美学生冲破重重阻碍,奔向新中国。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以身报国、为民服务是华罗庚用一生推演的“爱国公式”。

  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10部,其中8部被国外翻译出版,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嘉当—华定理”“华—王(元)方法”……在学术领域,华罗庚所取得的成就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但在广大中国人心中,华罗庚的学术理论却十分“接地气”。

  数学方法创造性地被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1965年,华罗庚把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优选法”和以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转变为易懂易操作的“双法”,写成几乎全是大白话的小册子《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

  20多年里,华罗庚拖着病残之躯,到高校、工厂、矿山、油田、农村推广“双法”。“数学家给一线工人讲课,工人还能听懂,立即动手解决问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池宏曾跟随华罗庚担任助手工作。华罗庚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科学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人人都能使用的工具。

  这位“宝藏”数学家带给祖国的财富远不止于此。1953年,华罗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我国首个计算机研究组,实现历史性跨越。1957年,华罗庚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学,提出闻所未闻的思考:能否做一个下棋机来演示人和机器的对话?5个月后,新中国第一台智能下棋计算机在哈工大诞生。在人工智能领域,华罗庚又一次走在“未来”之前。

  4次提交入党申请书后,70岁的华罗庚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名“老同志、新党员”难掩豪情,写下“横刀哪顾头颅白,跃马紧傍青壮人,不负党员名”的诗句。在华罗庚纪念馆的墙壁上,陈景润、王元、万哲先、陆启铿、潘承洞、龚升等12名华罗庚学生“群星闪耀”。“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世界科学的高峰”,这是华罗庚为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储备下的无穷动能。

  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大学演讲结束后,华罗庚心脏病突发,永远倒在了讲台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启铿表示,“华罗庚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便没有犹豫、没有观望,毅然携全家从美国绕道回国,把40岁以后的后半生,完全贡献于新中国的数学科学事业。”

  去年,纪念华罗庚诞辰110周年大会在金坛举行。9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亲笔写下400多字的讲话稿。他从未忘记老师生前的最大心愿,“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将他开辟的事业更好地进行下去,发扬光大。”

  华罗庚曾3次回到母校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探望师生,如今这里已更名为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每年新生入校的一大传统,就是参观华罗庚纪念馆,重温华罗庚精神。”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谭瑞军说,“在我们学校的课堂上,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钻研动力,引导他们热爱思考,为创造性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在全球科技博弈日益激烈的今天,“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甘为人梯、家国情怀”的华罗庚精神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被需要。无论是做研究、还是谋发展,都要如华罗庚所说,“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宇熠 通讯员 王珊 葛巍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