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专家看两会 | 以高水平民生供给保障高水平全面小康
2020/01/15 20:51  新华报业网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无论是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脱贫攻坚”都是高度关注的议题。如何聚焦短板弱项、痛点难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记者专访了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

  记者: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实施以来,江苏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当前扶贫工作有哪些新动向、新变化?

  夏锦文:省委、省政府始终聚焦富民,系统谋划、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江苏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治理成为脱贫工作的核心任务。尤其要看到,我省绝大多数的低收入人口已经实现脱贫,但还面临着返贫的压力。除了重大疾病等致贫因素外,还存在许多新的致贫变量。比如,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低水平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和薪资议价能力偏低,更容易遭遇失业、不完全就业、薪资下降等困扰,导致工资性收入下滑,进而波及整个家庭。因此,要坚持既量力而行又积极作为,既不能随意调高标准,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又要继续加大投入、兜底补短,防止政策过早撤出带来“悬崖效应”,真正做到不把贫困的尾巴带入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记者: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全会开幕式讲话中提出,要深入排查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更加精准地解民忧、纾民困。您是如何理解的?

  夏锦文: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但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还存在短板,群众对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问题反映较大。民生连着人心,民心凝聚民力。高水平全面小康,首先要有高水平的民生供给,在补齐民生短板的基础上整体提升民生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在长久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之际,在千年不坠的小康梦想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变为现实之际,越要心无旁骛,锚定民生需求,补齐民生短板,打赢脱贫攻坚的民生硬仗,夯实全面小康的民生之基。

  记者:对提供高质量民生供给、保障群众高品质生活,您有哪些建议?

  夏锦文: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高质量民生供给上,一要注重补短板,特别是补齐城市普惠性幼儿园供给不足、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二要强化均衡性,加强省级统筹,重点改善苏北、农村以及城乡困难群众在获取公共服务等民生供给上的条件,增加便利性、可得性。三是推动可持续,引导发展富民型产业,改善普通群体就业质量,拓展大众创业空间,厚植民生供给的经济基础和政府财力基础。四要安全守底线,加强对安全规律的把握,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全方位提升安全预防治理能力。

  此外,还要做到民生政策动态优化。按照省委要求,对现有民生政策和工作举措的实际效果进行全方位审视评估,对已经破题、实践中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的事,要持续推进,不断创造更大的民生业绩;对群众关心、当下通过努力能够办到的事,认真梳理问题清单,尽快落实到工作计划和具体行动上,让政策早见效,让群众早受益;对社会关切、一时还不具备条件的事,要加强前期研究,既不搞超出能力条件的允诺,也坚持不推诿、不避难,直面问题挑战,合理引导群众预期,为分阶段分步骤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交汇点记者 颜云霞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