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代表委员 | 贺云翱:莫让基层干部陷入这样的“没完没了”
2021/03/04 15:25  交汇点新闻  顾敏  

  交汇点讯 上个月扶贫办给贫困户送鸡苗、下个月人居环境检查又不允许村民散养;上个月扶贫办要求村干部入户调查收入、下个月环保局又要求他们入户调查排污排水;今天这拨来检查,明天那拨来参观,不移花接木不行,不应付糊弄也不行,只能“用形式主义来对付官僚主义”……

  去年以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多地调研时村干部向他说起的种种“怪现象”,这也促成他撰写了今年的两会提案:切实为村干部减负,让他们集中精力为民服务。

  实际上,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乱象”,早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注意。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清理整顿村级组织承担的行政事务多、各种检查评比事项多问题,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即要求为广大村干部减负。但贺云翱走访调研的结果却并不乐观,不少好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地见效”,很多村干部未得到切实的“减负赋能”。

  今年春节前夕,贺云翱来到一个村调研,而接待他的村干部在当天凌晨4点多才刚刚结束会议。“他们抱怨最多的,就是各种检查考核‘没完没了’,工作永远做不完。”他调研发现,村干部一方面需要持续执行帮扶项目,因地制宜挖掘适宜全村发展的产业,促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同时要做好乡村治理、环境卫生、精神文明、社会安全、邻里和睦、落实上级下达各种临时任务等。除了这些,村干部还要面临不同的督导检查、调研考察、调查统计、会议培训、村民诉求等繁杂工作。相比于日常工作忙碌,更让不少村干部觉得难堪重负的,是过于频繁的各类问责、督导、考核、会议等。“上级领导要政绩,相关部门要数字,假如市直、县直每个部门每一个月来一个村调研一次、每一个月给每个村发一个通知,光应付这些村干部就会忙得脚不沾地。”

  在贺云翱看来,农村基层干部虽然处于权力体系的“末端”,但他们离群众最近,最清楚群众疾苦,最明白群众所思所想,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切实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实施进程和质量。“应减少额外行政负担对村干部的消耗,让他们尽量集中精力为民办实事。”

  要切实将减负落到实处,首先就要把村干部从“文山会海”里解放出来。他建议,尽量做到能不开的会不开,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开网络会,发文工作结合运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各农村基层干部。同时,也要切实减少督导检查次数,统筹安排各检查部门下村检查工作。“过多的检查只能得到形式主义的反馈,对实际工作无益,要给予村干部充分的信任,一次布置,重在结果。”

  减负的同时,如何为村干部赋能?贺云翱说,长期以来,乡镇干部压力大、责任重、事情多、工资少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不少人一心想着调离乡村。“‘飞鸽式’干部既不利于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也不利于维护乡镇干部队伍的整体稳定性。”他建议,切实落实国家关于提高村干部待遇的政策以及晋升选拔制度,让村干部真正有奔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敏/文 余萍/摄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