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助力火星探测 教授须江:香港大学生应认识到祖国的强大并为之奋斗
2020/07/26 19:06  新华报业网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新华社 图

  在“天问一号”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发和生产了“落火状态监视相机”,俗称“火星相机”。火星相机除了能拍摄超广阔图像及影片,更能抵御极大的冲击力及太空旅程中的极端环境。

  文汇报 图

  “火星相机”是由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容启亮率领二十名大学研究人员,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紧密合作、自主研发的。香港理工大学常务及学务副校长卫炳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香港科技界在‘一国两制’下面得益很多,以我们学校角度来看,没有‘一国两制’,我们就不可能参与整个国家级的项目。我们过去从参加月球(探测任务),到现在参加火星(探测)任务,我们得益很多。”

  记者了解到,在香港其实有很多高校在高科技领域与内地有合作。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须江告诉记者,无论是在科技创新领域,还是科技人才培养领域,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合作非常多。“内地很多高校都有香港高校的毕业生在任教,许多已成为学术骨干。内地主要的高科技企业也都有香港高校的毕业生。我们港科大的一些学生也有创业成功的典范,例如大疆的无人机、云州科技的无人艇等等都有港科大人的身影。”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须江。交汇点新闻 图

  须江教授表示,用科技造福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价值体现。“以现在的疫情为例,港科大的多项科技创新都在开始使用。温维佳教授研发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新冠病毒检测仪。从取样到检测结果约40分钟内即可完成确诊,现在已经在推广使用。刘明教授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在疫情封闭期间投入了服务,帮助运送物资。在山东,他们的无人车为疫情中的16个村庄送生活必需品。在深圳,他们的无人车为坪山区城中村人员送饭,为医院送物资,为街道消毒。”

  谈到过去一年香港发生的动荡,须江教授感到非常惋惜。“科学探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广泛的交流、合作、互补、共建。国家项目为香港高校的科研创造了重要的科学探索的机遇、宝贵的合作平台、重要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及贡献国家造福社会的渠道。”

  资料图:2019年11月的香港理工大学。交汇点新闻 图

  须江教授表示,香港青年人应该从国家的火星探索中看到中国的科技水平,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变化,了解到中国为全人类的长远福祉所作出的贡献。“这有助于帮助一些香港青年破除对内地的误解,增加认同感,共同建设家园与社会而不是破坏它们。”

  交汇点特别报道组香港报道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