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新时代|研理于经正是非,征事于史明成败
2022/09/26 11:13  央视网  

  编者按: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内涵,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央视网《天天学习》特别策划“典”亮新时代系列,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释义】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出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总序》。正:同“证”,验证。征:征引。这句话意思是说,做学问的人,研究儒家经典中的道理,可以验证天下的是非;征引史籍中的事实,可以明了古今的成败。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于清乾隆时期,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其中的“经”,指儒家经典著作,集中阐发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史”,即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因此,“经”与“史”的关系,就是“理”与“事”的关系,理从事出,事以证理,两者互相参证,总结了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解读】

  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他引用古语“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同时,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