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健康锦囊365|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灵感冒?

今天是世界婴儿、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日,青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

家长要增强直观识别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行为表现不同,如婴幼儿期间情绪异常或遭受重大事件影响,可能会过分哭闹,吃奶、睡眠和大小便异常,对父母的依赖也会发生变化,口吃或者讲话减少。

到幼儿园时期,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已经得到一定加强,他们可能会对父母的言谈举止十分敏感,更容易紧张、害怕、恐惧,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也会出现突然的变化,关系疏远、容易发脾气、摔玩具、退缩等。

在小学期间,心理问题更多表现在情绪上,如突然厌学,或返回幼稚行为,想喝奶瓶或又出现尿床、失眠、冲动行为增多、逆反等情况。

青少年阶段则更可能表现为生理紊乱,与父母老师对抗,不负责任,甚至会出现冲动、消极的言语,比如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更有甚者可能出现自伤行为。这些‘蛛丝马迹’都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征兆,需要家长和老师能及时识别,避免严重后果出现。

以强有力的亲子关系作为支持

除了家长增强直观识别能力之外,亲子关系的巩固也尤为重要。只有以强有力的亲子关系作为支持,孩子才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把家长作为最可靠的社会心理咨询人来寻求帮助。

家长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大,自身也可能存在情绪问题,也要注意不能把这种情绪带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发生问题后,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做到沉着应对,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静下心和孩子沟通交流,同时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是否有不足之处,是否比较粗暴对孩子,缺少关爱和鼓励。

很多家庭存在教育理念不统一的情况,导致孩子在该被管教时有“空子”可以钻,整个家庭应该建立统一的规则意识,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拿出统一的举措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也给孩子充足的空间独自处理事情、应对挫折。

文字:蒋明睿

视频:许丰乔

设计:杨诺亚 赵晶

出品:新华日报社健康传媒中心

本期审核专家:南京脑科医院早期干预科主任医师朱荣鑫、南京市儿童医院心理医生、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黄懿钖、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张久平

责编:赵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