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南京城边这座岛,竟“住”着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交汇点讯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脸鸭数量超6万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数量超1200只,超过2024年1月891只历史记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数量超250只,超过2024年1月124只历史记录……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内近期“鸟浪”翻滚,鸟类数量达峰值,有超7万只冬候鸟在此栖息。

目前,在新济洲这个南京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长江入苏第一洲、我国首个长江洲滩型湿地公园上,监测团队已记录到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普通鸬鹚、白琵鹭、花脸鸭、罗纹鸭、斑背潜鸭等6种水禽在公园范围内已形成稳定的越冬种群,数量均超过全球区域种群数量的1%。

洲上鸟类数量种类增多,不妨碍它们吃得饱饱的。

“洲上植被和野生动物几乎不受人为打扰,表面看起来一片冬日萧瑟景象,内在却是一派生机勃勃,成为野生动物天然‘大食堂’‘大宿舍’。”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全文说。此前,岛上有农家,住着村民。2000年,洲上农民完成集体易地搬迁。经过20多年“放养”,洲上几乎恢复大自然最原始的样貌。

如今,新济洲湿地内洪泛平原湿地、洲滩湿地、沼泽地等多样地形,湿地率已从2011年的39.98%上升到目前的69.97%,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65种越冬候鸟提供停歇地和越冬地。

长江岸线整体生态改善,为容纳数万候鸟越冬提供了可能。追踪候鸟飞行轨迹,调查人员发现,候鸟们不是一直停留在新济洲,而是早出晚归。每天清晨,它们沿着长江飞行数十公里,在南京六合龙袍、溧水石臼湖,甚至长江安徽段觅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文、视频制作

视频素材来自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生态摄影爱好者陈静、杨华琴

责编:白雪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