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水利厅等六部门联合发文,定于2025年5月1日起,取消江苏境内101座船闸收费,新建船闸不再收费。据相关统计,政策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减少收费2亿元。
水韵江苏亦是水运江苏,江苏的水脉纵横交错,文化悠远,在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中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河、幸福河。江苏全省境内现有和新建船闸不再收费,看上去是损失了每年2亿元的收费,但实际上却彰显了江苏让利于民,将惠企利民的举措落在实处的暖心与决心,增强了经济活力与信心;与此同时,取消船闸收费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发展乘数效应,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最直接的影响,是每天来往于河道中的航运企业,他们掰掰指头就能算清曾经的收费成本就是如今可见的企业利润,而这些利润也成了企业再生产或增加企业员工收益的底气。
此次取消船闸收费也让水运成本优势继续扩大。相比于陆运、航空运输来说,水运单位吨公里的碳排放量仅为公路运输的1/5、空运的1/50,此外,天然航道无需铁路、公路这样的基础维护,对于现代物流业来说是性价比极高的交通方式。
此次江苏境内的船闸取消收费必将吸引更多企业从公路和铁路转向水路运输,缓解陆路交通的压力。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水运+”这样多式联运发展,优化整体物流网络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让消费者受益。
其实类似之前高速公路取消一些收费站,公园取消门票这些举措,看上收费变少了,看上去“亏”了,但从实际运转下来看,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应。所以,无论是“亏”还是“赚”,作为民生服务领域,所有的好政策都是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其目标都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从这个角度理解,短时间的“亏”与“少”换来的必然是长远的“赚”与“得”。
(范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