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东时评|打开“电影院+”的更多可能

谁说电影院只能看电影?最近,北京、成都、杭州、珠海等多地出现了能吃火锅的电影院,观众可以先买电影票,就座后扫码点餐。有不少网友为经营者这种吸引消费者的创新做法拍手称赞,表示“想尝试”,也有人对这种新奇的观影方式持保留态度,认为影响观影体验。

“电影+火锅”的创意究竟有没有持久性,还有待市场检验,但味蕾和视觉的混搭,不失为电影院商业模式上的一种探索创新。事实上,当下不少电影院正在将触角伸到很多此前让人想不到的领域,有的在影厅内举办脱口秀演出,有的引入了开心麻花剧团,还有的引入午休服务,各种“斜杠”身份,让电影院这个传统的观影空间有了更多可能,也带给了观众关于影院的更多想象与期待。

“电影院+”背后,是影院谋求转型升级的积极尝试。当前,随着影院数量的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影院生存压力不小,特别是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网络观影成为不少人的观影新习惯,微短剧、网剧也不断抢夺观众的注意力。变则通,一些影院将目光投向影院空间的多元利用,成为一种务实选择。此外,影院功能转型不仅能为影院开辟新的盈利渠道,也能丰富内容供给,为观众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为文化消费注入新活力。

不过也要看到,“影院+”不是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要想取得“1+1>2”的效果,还涉及资源整合、成本控制、创意策划等多个方面。从目前各地的影院探索看,多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大影院,主要方向则是对于视听功能的利用和放大,突出影院实体空间的社交功能,如与音乐会、演出、体育赛事等艺术形式、活动相融合,打造沉浸式、交互性的观赏方式。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影院看奥运”效果良好,正是因为顺应了当下观众的社交需求,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赛体验。

做好“影院+”,既要放大优势,也要避免多元化经营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隐患,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平衡好电影放映与其他娱乐活动之间的关系。期待更多影院继续大胆挖掘业务模式上的可能性,守正出奇、因地制宜,扩展多元化的收益模式,打造更多“影院+”消费升级的新业态。

责编:胡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