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是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开工复产关键期,各地招聘活动异常活跃。劳动者聚在哪里,招聘会就开到哪里。来自人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仅1月中旬至2月中旬,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2万场,发布岗位1500万个。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招聘市场正以一股“流动的烟火气”重塑就业服务场景,为求职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机会。





近日,南京江宁一家商业综合体的中庭,一场“春日职趣市集”吸引着往来人群。科技公司招聘展位与手作摊位比邻而居,求职者手持咖啡穿梭其间,扫码投递简历的间隙,还能参与职业规划互动游戏。“以前找工作像赶考,现在像逛展”,应届生小林感慨。这种“零距离、低压力”的场景,正是当下“招聘市集”的缩影——东部产业园区将招聘岗位送到西部乡村,制造业大厂在青年驿站开设专场,夜市街区化身灵活就业对接站……人流所至处,皆是机遇发生地。



在这场就业服务变革中,“宁青驿站”的创新尤为亮眼。这座集免费住宿、名企直招、面试专车于一体的求职枢纽,精准狙击异地求职痛点,广受求职毕业生好评。驿站数据显示,入住青年平均3天内可完成从投递到面试的全流程,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40%。



专家指出,招聘场景的去固定场所化绝非简单的地理位移,而是数字经济时代就业服务的必然进化。当产业结构调整催生大量新兴岗位,传统招聘会的标准化流程已难以承载多元需求,而根植于生活场景的市集模式,通过降低参会门槛、增强情感连接,正在重塑就业市场供需匹配的“最后一公里”。
【还记得多年前的求职场景吗?】






策划:田梅 肖勇
文字:黄红芳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