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观·点|花式招聘,“职”达家门口

节后是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开工复产关键期,各地招聘活动异常活跃。劳动者聚在哪里,招聘会就开到哪里。来自人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仅1月中旬至2月中旬,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2万场,发布岗位1500万个。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招聘市场正以一股流动的烟火气重塑就业服务场景,为求职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机会。

222日,常熟市古里镇在红豆集宿区举行招聘会,把1000多个优质岗位,各项就业服务政策送到集宿区的劳动者身边。邵金祥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月26日晚,南京林业大学“周三人才夜市”上,47家无锡企业来宁招贤。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楠 摄
2月3日,建湖县一场招聘会上,同步开展网络直播带岗及政策解读服务。李根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月5日,江苏省零工市场举办专场招聘会,“点对点”提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贯穿全程的直达送工服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万程鹏 摄
2月5日,南通新春大型公益招聘会,现场除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零工服务一应俱全,还有AI数字就业解锁智慧求职新体验。钱咸华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近日,南京江宁一家商业综合体的中庭,一场春日职趣市集”吸引着往来人群。科技公司招聘展位与手作摊位比邻而居,求职者手持咖啡穿梭其间,扫码投递简历的间隙,还能参与职业规划互动游戏。以前找工作像赶考,现在像逛展”,应届生小林感慨。这种“零距离、低压力”的场景,正是当下“招聘市集”的缩影——东部产业园区将招聘岗位送到西部乡村,制造业大厂在青年驿站开设专场,夜市街区化身灵活就业对接站……人流所至处,皆是机遇发生地。

2月6日大年初九,上班第二天,江阴举办春季招聘会,助力企业吸引人才。黄懿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月11日,一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在南京江宁万达广场举行,40余家企业携1000多个岗位现场招贤。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宋宁摄
2月21日,太仓市,大型招聘会办进了商超现场。计海新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在这场就业服务变革中,宁青驿站”的创新尤为亮眼。这座集免费住宿、名企直招、面试专车于一体的求职枢纽,精准狙击异地求职痛点,广受求职毕业生好评。驿站数据显示,入住青年平均3天内可完成从投递到面试的全流程,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40%

2月22日,一场青年大学生招聘会开进了南京云密城数字经济产业园,60余家企业提供超700个岗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摄
2月26日,南京建邺区人社局举办专场招聘,特别关注宝妈群体,准备了工作时间灵活的“妈妈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亚玲摄
房间整洁,配套完善,关键还免费……2月19日,南京秦淮区“宁青驿站”内,来南京求职的大四学生赵皛,正坐在床上投简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摄

专家指出,招聘场景的去固定场所化绝非简单的地理位移,而是数字经济时代就业服务的必然进化。当产业结构调整催生大量新兴岗位,传统招聘会的标准化流程已难以承载多元需求,而根植于生活场景的市集模式,通过降低参会门槛、增强情感连接,正在重塑就业市场供需匹配的“最后一公里”。

【还记得多年前的求职场景吗?】

2001年5月18日,南京中华门,众多民工聚集路边,地上放张自我介绍,坐等雇主。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 摄
2002年2月23日,170多家用人单位在南京招揽人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 摄
2003年3月7日,南京一女性专场招聘会,蹲在椅边填信息的求职者们。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 摄
2005年2月16日,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求职。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余萍 摄
2014年2月6日,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务工人员在密密麻麻的信息墙上寻找合适岗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万程鹏 摄
2015年2月26日,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举牌自荐的求职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郎从柳 摄

策划:田梅 肖勇

文字:黄红芳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出品

责编:张筠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