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3月3日,一起“北上”

开播前两天,刚好是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龙抬头”。中国大运河恰似一条巨龙贯穿南北,托起漕运千帆,为一个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注入生机与活力。

然而,它又温柔地哺育沿岸儿女,粼粼波光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无数美好生活在此扎根生长。

当温情的故事,发生在充满“水韵”的江苏,更为年代剧的宏阔画卷增添了温暖底色和温润质地。含“苏”量很高的《北上》,因江苏作家、江苏导演、江苏演员等相聚于“运河”而诞生,并在大运河江苏段取景拍摄。

比如,剧中主要取景地是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昆山巴城镇,《北上》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的巴城老街。穿镇而过的古运河,滋养出江南古镇独特的风貌。

巴城老街,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其中一条东西向石板街,仅能容纳三人并肩而行,天空剩一线可见,因此得名“一线天”。

石板街两旁房屋沿河而建,粉墙黛瓦展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从青砖瓦巷,到运货船鸣笛,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被影视语言“活化”,漕运历史、传统手工艺等自然而然融入当下生活。

《北上》导演姚晓峰说,从拍摄之初,他就给演员们布置“作业”,让他们没事就在运河边转转、看看,能对角色有把握有感觉,让表演更自然地呈现“运河人家”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制片人张书维透露,在实景小院拍摄结束后,剧组会一起在院子里吃饭,闲暇时在河边散步,演员们就像是真的生活在运河边一样。

《北上》同样在大运河沿岸的江苏城市扬州取景拍摄,用镜头呈现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精致的园林艺术和独特的美食文化。

扬州,是两千五百年大运河的“生长原点”,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大运河原点城市、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素有“运河第一城”的美誉。

这些会不会一一出现在剧中?3月3日,一起期待哦!

河与人,百年千年相依相偎,千丝万缕相连不断,“浓得化不开”。运河沿岸的人与城,是运河文化的见证者,也是运河精神的传承者。正如《北上》预告片中夏凤华所说,“我们在水边长大的,有水的地方都是家乡”,水、城、人共生的故事,还在续写新的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责编:于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