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国经济面面观|聚焦中国AI大模型之二:人人关注的中国AI大模型发展得怎么样了

近期,国产AI大模型的显著进步引发全球关注。微观层面,我们可以向大模型提问获取答案或者让它撰写文稿,将大模型逐渐嵌入手机等智能终端,发展辅助工作学习的专用大模型……宏观来看,人类又要如何与AI相处,如何实现科技平权、让更多人享受大模型带来的便利?本期的《中国经济面面观》,请与我们一同发现AI大模型的无限可能,站在风口上瞭望新风向。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指出,中国AI大模型行业紧跟国际步伐,经过两年努力追赶,现已跻身国际第一阵营。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在低成本训练和长思维推理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与OpenAI等领先大模型一较高下。国产大模型产业多元化趋势明显,文本、多模态、科学大模型等百花齐放。

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慈观察到,2023年初,行业对大模型的认识仍较朦胧,且闭源状态导致大多数人未体验过大模型。DeepSeek的开源破圈,让更多人接触并了解AI大模型,对行业产生巨大赋能。创业者身份也发生变化,从技术驱动转向资源方主动拥抱AI,寻求合作。

中国AI大模型行业正蓬勃发展,从国际追赶者到第一阵营成员,国产大模型展现出强大竞争力。

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举行。人形机器人、智能控制无人系统、AI大模型互动虚拟产品等百余件展品亮相。 新华社记者 李博

统筹:汪奇文

编导:李海伟

记者:王辰阳 赵逸赫 程思琪

演播室:白阳 刘倩朋 施悦炜 武坤辉 朱文喆

联合拍摄:新华社上海分社 上海市徐汇区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