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南京发布2025年村镇建设计划 打造41个美丽宜居小城镇项目

交汇点讯 南京今年怎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月28日,《南京市2025年村镇建设计划》发布,聚焦小城镇建设整治、传统村落建设保护、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等重点工作,推动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今年,南京将完成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项目41项,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深入培育溧水区红色李巷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推动实施溧水区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区保护建设,完成年度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任务462户,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316户。

小城镇建设整治将作为南京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一环,抓好品质提升、特色塑造、一体发展。遵循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工作要求,顺应最新镇村布局规划,以新市镇为工作重点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根据不同小城镇资源禀赋,特色化资源配置,将小城镇打造成为城市居民的打卡地、郊区居民的宜居地。提升小城镇功能和服务水平,推动各类要素城乡双向流动,以城带乡、城乡共荣,探索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突出传统村落特色资源与文化底蕴,重点实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防灾安全保障、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的保护性建设。

打造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区,结合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等工作,打造溧水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区,带动全市层面打造一批“留得住原居民、留得住原生态、留得住原文化”的传统村落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溧水区红色李巷为引领,形成特色田园乡村“串点、连线、成片”,展现南京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优秀形象。

持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老旧农房改善、宜居农房建设把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让乡村生活更宜居。

《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南京在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中位居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列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南京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村镇建设牵头作用,健全完善小城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和农房建设管理制度;结合“万师下乡,万村和美”专项行动,引导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农房改善和乡村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乡村风貌。

通讯员 宁建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霞

图片来自南京市建委

责编:刘春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