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香格里拉青年的藏历新年: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乐

中新社云南迪庆2月28日电 题:香格里拉青年的藏历新年: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乐

作者 罗婕

篝火映红夜空,锅庄舞步飞旋。27日晚,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迪庆民族文化广场上,藏族青年知诗春批与各族同胞手挽手,在寒夜里跳出春的暖意。此刻,藏历木蛇新年的古夜狂欢,正通过在场人的朋友圈、直播间与各地观众实时共享。

作为社交媒体上拥有近40万粉丝的“香格里拉男孩”,知诗春批今年的守岁方式格外特别——既在火塘边延续以松果点燃新年第一把火的古老习俗,也在视频中展示现代尼西黑陶火锅的丰富食材。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年味,通过5G信号传向世界。

2月27日晚,藏族、傈僳族、纳西族、彝族等各族民众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民族文化广场载歌载舞,欢庆藏历新年的到来。  李嘉娴 摄

“今年藏历新年与农历新年相差一个月,很多人已外出工作,但古突夜回家吃团圆饭、打吉祥水、上山祈福等习俗一个都不能少。”知诗春批一大早便到香格里拉最大的农贸市场采购新鲜蔬菜、米花糖、经幡、青稞穗装饰等年货。

走进菜市场,奶渣、肉制品等高原特色占据市场“C位”,近百种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各类海产品也唱起主角。

回到家中,母亲七林拉姆已在厨房忙碌,藏式油条“卡塞”在油锅中滋滋作响。知诗春批和妻子打扫并装饰水窖,挂上米花糖,装好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盒

2月27日,知诗春批选购装饰居室的工艺花卉,迎接藏历新年的到来。李嘉娴 摄

知诗春批的家在茶马古道必经之处尼西乡汤堆村,家家户户制作黑陶,被誉为“中国藏族黑陶之乡”。用尼西黑陶装盛的藏式火锅是最具当地特色的年夜饭。

15岁便承袭制陶手艺的知诗春批搬出自家烧制的黑陶火锅,将藏香猪排骨铺在锅底,再依次码上香肠、野生菌、竹叶菜、酥肉等传统食材,最后放入青笋、粉条、生菜等。一小时后,热气腾腾的锅子出现在他的朋友圈中,向亲朋好友拜年。

知诗春批每年都会发布藏历新年年俗文化视频,吸引大量游客想来一窥究竟。今年是他吃上“旅游饭”后的第一个藏历新年,“上月开始,很多网友找到我,想来香格里拉体验藏历新年,我的时间都预约满了”。

丽香铁路开通后,“人间胜境”香格里拉与各地游客的距离进一步拉近。知诗春批作为旅游领队,把游客对香格里拉的向往从线上拉进现实,客源从国内拓展到东南亚国家。“我将重新规划在运营的农家庄园,打造制作黑陶、土锅鸡、户外露营等项目,满足游客沉浸式体验年节习俗的多样化需求。”

2月27日,知诗春批一家人在家中吃团圆饭,庆祝藏历新年。李嘉娴 摄

夜晚,藏历新年的欢庆还在继续。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法国等国家的游客走进独克宗古城享受古城夜景。法国女孩Alixe和朋友乘坐高铁从昆明、丽江一路来到香格里拉,巧遇藏历新年。广场上,她加入锅庄队伍,学会了藏历新年祝福语,与身边人道“罗萨扎西德勒”。

28日凌晨5点,知诗春批如约带着来自中缅边境德宏州的游客从香格里拉市驱车前往德钦县。“藏历新年第一天,看到象征着希望和幸福的日照金山,今年一定能平安、幸运。”他说。(完)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