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技术硬却无人知晓?这份国家级资源包为县域医院装上“扩音器”

手术室里,县医院骨科团队刚完成一台脊柱侧弯矫形术——这是国家认证的四级手术。主刀医生脱下手术衣,却听见走廊里患者家属在打电话:“还是去省里复查吧,县医院做完能放心吗?”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全国上千家县医院上演。当技术能力与公众认知出现断裂带,再精湛的医术也架不住患者惯性疑虑。

国家卫健委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91.85%的县医院已达到二级以上服务能力,56.4%的机构更是摸到了三级医院门槛。但现实是,价值千万的DSA介入治疗室,往往不敌患者口中一句"县医院能做这个?"的质疑。这种认知落差不仅导致医保基金外流压力,更让县域医改陷入"有技术无信任"的怪圈。

“当前县域医院的影响力存在三重瓶颈:医院健康传播力薄弱、传播渠道单一,且公众参与度低。”2025健康中国传播大会第二届医院院长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频道(CHTV)执行副主任段志勤指出。

CHTV执行副主任段志勤

为此,CHTV启动专项公益行动,整合政策指导资源、媒体传播资源、学术智库资源、行业组织资源、技术平台资源、教育培训资源和资金保障资源在内的七大国家级资源体系,为县域医院打造"技术实力扩音器"。不同于传统帮扶项目,这套方案从传播基建到人才培育形成完整闭环:

在传播阵地建设上,医院将接入覆盖2.4亿家庭的CHTV电视端和融媒体矩阵,获授“健康传播中心”认证牌匾。这意味着,原本传播量有限的内容,可通过卫星电视、央媒官网、短视频平台同步触达千万家庭。

内容生产环节,AI智能系统与医学传播专家双轮驱动。300条定制化科普视频不仅解读技术原理,更将晦涩的医疗术语转化为《血管里的道路抢修队》等生动故事。智能剪辑系统能自动抓取手术影像资料,生成符合传播规范的可视化素材,解决宣传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人才培养维度,方案设计三级跃升通道。从全员新媒体素养培训到30人骨干特训营,最终孵化3名区域级“健康科普大V”。更关键的是打通职业发展双通道——参与制作的科普作品可转化为职称评审加分项,顶尖人才还能获颁国家级科普专家聘书。

这些资源最终汇聚为品牌势能提升引擎。每年12次的国家级平台曝光,不仅是简单的形象展示,更通过传播效果监测系统转化为量化数据。这些涵盖触达率、患者留存率、政府关注度的指标,可作为助力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场行动的深层价值,在于重构县域医疗生态的"信任链"。当患者刷着手机就能看见县医院专家在CHTV解读新技术,当智能推送系统将手术案例精准送达目标人群,技术实力才能真正转化为公众认知。正如健康传播指数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志明教授所言:"传播力建设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县域医改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