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银针不离身、AI开药方……这位中医代表在两会提了些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两会期间,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议话题。聚焦传承发展、科技赋能等内容,代表委员们共话中医药的未来。总台记者碰到了携带银针的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一起听听他的“中医药声音”。

01

巧手下见“针”功夫!

他随身携带的“法宝”圈粉无数

“走到哪儿都带着,就是想多宣传中医!”

在河南代表团驻地,宋兆普向记者展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件特别的小物件——银针。

随身携带银针已经成了宋兆普的习惯。他说,一板针装到口袋里,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随时能施针。此前,他曾多次在列车上、高铁站等公共场所突遇危重病患并实施救治。

02

如何让中医药文化持续“出圈”?

他带来了这些新议题

今年,宋兆普带来了7个建议和1个议案,其中有一个是推广普及中医急救方法的建议。他介绍,中医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创造了简单、实用、效果明显的急救方法应对急症,一般群众都能掌握。

他认为,国家应该在出台相关政策时给中医人更大发展空间,要利用现代的方法让人人都掌握老祖宗的智慧。

此外,宋兆普还建议:

  • 中医药管理部门整理、搜集中医药急救方法,为传承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 将中医急救技术纳入《院前急救操作规范》,鼓励中西医结合急救模式;
  • 将中医急救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升医疗机构参与积极性;
  • 加强技术研究与安全性保障,利用现代科技进一步传承创新中医急救方法。

03

“AI+中医”靠谱吗?

听听代表怎么说↓

随着AI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随时随地获取中医知识和健康建议。“AI问诊”真的靠谱吗?来看“老中医”宋兆普的解答↓

宋兆普表示,可以将很多中医的治病经验、药方等内容都输入AI,通过AI的计算能力,整合整理,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他相信,未来AI会助力老百姓看病。

04

推动中医药文化“飘香海外”

向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氏中医外科疗法”的第六代传承人,宋兆普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中医短视频,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喜欢。

宋兆普表示,他共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余个“洋学生”,这些人现在都在他们各自的国家开了诊所。他培养出一批批“洋学生”,推动中医药文化“飘香海外”,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体验中医。

政策加持、技术支撑、文化出海,中医药持续发力破圈。几千年来,中医药文化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补充、拓展和完善。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老中医”宋兆普也不断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声,推动这块千年瑰宝更好造福百姓。

05

春季如何养生?

中医教你“锦囊妙招”

养生黄金法!教你如何巧拍八虚

胸闷、气短、憋气、心慌……出现这些症状时,身体这八个地方,随时随地拍一拍,清理“身体垃圾”。

鼻炎犯了怎么办?试试这个小“妙方”

鼻炎犯了好难受,脑袋“嗡嗡的”疼,怎么办?试试这个小“妙方”:

15克丝瓜络加水煮20分钟左右,再加个荷包蛋,连续喝一段时间,症状大大缓解。

(总台记者 荣梦岩 谭言 陈汉坤 田萌 樊兵山)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