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代表委员“马上办”丨全国人大代表龚绪龙:建预警系统,给海边装个“安全报警器”

平原海岸带地区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密集的重要区域,但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正遭受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蚀等多重威胁。“这些区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次参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科技与成果处处长龚绪龙关注协同建设海岸带监测预警体系。

日常生活场景中,沿海地区的很多房子原本离海岸线还有一段安全距离,可因为海岸侵蚀,海岸线不断后退,房子离海越来越近,安全隐患大增。“一旦遇到风暴潮这样的极端天气,海水倒灌,会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龚绪龙表示,目前我国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蚀监测是各自独立,就好比一个家庭里,每个人都在干自己的事,却没有相互配合。“海平面上升监测站可能因为地面沉降,导致参考点不准,数据就像被‘调包’一样,没法反映真实情况。海岸侵蚀监测的基准点也会因为地面沉降而‘失准’,影响防灾减灾决策。”龚绪龙说。

龚绪龙建议,要给海边装个“安全报警器”,也就是建设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与海岸侵蚀协同的监测预警体系。首先,相关部门要统一布局监测站,就像规划小区设施一样,合理安排,避免重复建设。其次,加大新型监测技术研发,构建天空地一体监测网络,从多个角度给海岸带“体检”。然后,融合多源数据建立预警模型,通过该模型提前知道灾害的影响。最后,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保障沿海居民的安稳生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